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华体汇体育登陆>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學科簡介

題: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dong) 流去
——溫家寶總理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紀實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新華社記者趙承 田帆 人民日報記者 韋冬澤)12月19日,在經曆了複雜曲折的協商後,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取得了重大積極成果,發表了《哥本哈根協議》,堅定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shu) 》所確立的基本框架和一係列原則,進一步明確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及分別應當承擔的義(yi) 務和采取的行動,表達了國際社會(hui) 在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資金、技術和行動透明度等問題上的共識。

    從(cong) 12月16日至1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的近60個(ge) 小時內(nei) ,與(yu) 有關(guan) 國家領導人展開了密集的會(hui) 談和協商,力推談判進程不斷向前。隨行采訪的記者耳聞目睹了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進程的跌宕起伏、協商談判的艱辛曲折,更見證了溫家寶總理以誠意、信心、決(jue) 心和卓有成效的努力,充分展示中國謀發展、促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領導人會(hui) 議上,溫家寶總理發表了重要演講,宣示了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呼籲各方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曆史進程;在會(hui) 場內(nei) 外錯綜複雜的形勢下,溫家寶總理迎難而上,積極行動,以最大的政治意願和耐心,在與(yu) 會(hui) 各方中穿梭斡旋,溝通協調,尤其在會(hui) 議麵臨(lin) 可能無果而終的關(guan) 鍵時刻,親(qin) 自出麵與(yu) 有關(guan) 方麵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最終推動了《哥本哈根協議》的達成。

    曆史將銘記,中國政府為(wei)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慎重者,始若怯,終必勇”
    ——在參加會(hui) 議前,溫家寶總理進行了周密的思考,為(wei) 推動會(hui) 議取得成果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近年來,圍繞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的交鋒愈演愈烈。中國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節能減排方麵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11月26日,中國政府宣布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好評。同時宣布,溫家寶總理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

    自12月7日氣候變化會(hui) 議開幕以來,哥本哈根成為(wei) 各國政府、各種利益集團及一些非政府組織和科研機構博弈的舞台。會(hui) 場內(nei) 外,各種觀點交鋒,無休止的談判和磋商難以彌合巨大的歧見。隨著大會(hui) 閉幕時間的臨(lin) 近,一種悲觀失望的情緒在與(yu) 會(hui) 者中蔓延。

    12月16日下午3時,溫家寶總理乘專(zhuan) 機從(cong) 北京飛往哥本哈根。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代表中國政府出席會(hui) 議深感責任重大。”在飛機飛行途中,溫總理對隨行的記者說:“在來機場的路上,我想起了兩(liang) 句古話,一是‘慎重者,始若怯,終必勇’;二是‘思其始而圖其終’。這就是說,開始時周密思考,行事時必然英勇果敢。”

    此前一段時間裏,溫總理考察了中國氣象局,還與(yu) 部分外國領導人密集通話。事實上,溫總理的哥本哈根之行早已“啟程”——

    11月27日至28日,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礎四國”與(yu) 77國集團主席國蘇丹代表在北京舉(ju) 行磋商。溫總理會(hui) 見了與(yu) 會(hui) 的各國環境部長或代表。

    在各政府氣候變化代表團在一線艱苦談判的同時,從(cong) 12月8日起,溫總理分別與(yu) 聯合國秘書(shu) 長和英國、德國、印度、巴西、南非、丹麥、埃塞俄比亞(ya) 等國領導人通電話,就會(hui) 議涉及的一些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意見。

    12月11日,溫家寶總理考察了中國氣象局,並就應對氣候變化召開了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他指出,要采取堅決(jue) 有力措施,實現我國政府提出的減緩溫室氣體(ti) 排放的行動目標。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hui) 議開幕後,溫總理一直密切關(guan) 注會(hui) 議的進展。當專(zhuan) 機起飛後,溫總理便招呼隨行采訪的記者到前艙,坦率地談自己對哥本哈根之行的想法。

    麵對複雜的局勢,溫總理似乎早已深思熟慮:“我堅信,這麽(me) 多領導人齊聚哥本哈根,應該會(hui) 取得成果的。但無論會(hui) 議結局怎樣,中國確立的行動方案不會(hui) 改變,自主減排的目標不容談判,實現這一目標的決(jue) 心不會(hui) 動搖。”

    空中記者吹風會(hui) 後,溫總理又召集隨行的部長們(men) 開會(hui) 研究與(yu) 會(hui) 各方觀點。當部長們(men) 散去後,總理望著舷窗外的雲(yun) 海,目光深邃,陷入沉思。看得出來,總理的心情並不輕鬆。如何使大會(hui) 取得成果,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思考。

    當地時間16日17時45分,專(zhuan) 機降落在哥本哈根機場。寒風呼嘯,夾著鵝毛大雪,哥本哈根的冬夜並非那麽(me) 寧靜。

    此時已接近北京時間淩晨近1時。經過7000多公裏、10個(ge) 小時的飛行,大家已十分疲憊。溫總理不顧旅途勞頓,決(jue) 定從(cong) 機場直接趕往中國駐丹麥大使館,聽取關(guan) 於(yu) 大會(hui) 的最新情況匯報,研究下一步工作。一個(ge) 多小時後,溫總理才前往下榻的雷迪森飯店。

    “最重要的是迅速凝聚共識”
    ——麵對錯綜複雜的形勢,溫家寶總理以誠意、決(jue) 心和信心穿梭斡旋,溝通協調,彌合分歧,擴大共識

    17日早晨6時,溫總理來到餐廳吃早餐。他一邊吃飯,一邊聽取有關(guan) 情況匯報。192個(ge) 國家之間的談判,情況瞬息萬(wan) 變。

    8時30分,溫總理精神抖擻地步入會(hui) 見廳,開始投入當日緊張而密集的會(hui) 晤中。第一位客人是東(dong) 道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溫總理首先肯定了丹麥為(wei) 籌辦會(hui) 議作出的巨大努力,表示中國將全力支持東(dong) 道主工作,推動哥本哈根會(hui) 議取得成果。溫總理的話令拉斯穆森感到些許寬慰。他提到,各方分歧巨大,至今還沒有一個(ge) 可供各方磋商的基礎草案。話語間流露出對談判進程的深深憂慮。

    溫總理十分理解東(dong) 道主的壓力,他把各方分歧歸結為(wei) 四個(ge) 焦點問題,即基礎案文、資金、長期目標和“三可”問題,並誠懇地建議采取務實態度,在兩(liang) 個(ge) 工作組主席已經提出的案文基礎上,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把共識部分鎖定下來,分歧部分留作以後討論,這也許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如果能形成這樣的決(jue) 議,也是會(hui) 議的一個(ge) 成果。

    拉斯穆森非常感謝溫總理的建設性意見,他說,如果其他領導人都能像中國總理這樣積極努力,會(hui) 議就會(hui) 取得成果。

    送走拉斯穆森,迎來了聯合國秘書(shu) 長潘基文。潘基文對會(hui) 議進程停滯不前也很擔憂,認為(wei) 會(hui) 議無果而終的結局是不能接受的。溫總理說,要讓近200個(ge) 國家在剩下不到兩(liang) 天的時間裏,彌合巨大分歧是不現實的。中國和世界人民都期待會(hui) 議成功,目前最重要的是迅速凝聚共識。可以考慮搞一個(ge) 反映各方共識的政治性文件,重在明確政治意願,肯定會(hui) 議成果,向世界傳(chuan) 遞信心和希望。

    溫總理特別強調,決(jue) 議起草和磋商必須公開透明,聽取各方意見,尤其要重視發展中國家的關(guan) 切,希望聯合國發揮重要作用。潘基文若有所思地點著頭。

    至此,溫總理向東(dong) 道主和聯合國闡明了中國政府對這次會(hui) 議成果的總體(ti) 考慮和操作建議。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溫總理的意見是富有遠見、切實可行的。

    11時,溫家寶總理前往巴西總統盧拉下榻的飯店。此前,盧拉曾提議“基礎四國”領導人舉(ju) 行早餐會(hui) ,但因印度和南非領導人方麵存在技術困難而取消。溫總理得知這一消息後,主動提出與(yu) 盧拉總統舉(ju) 行雙邊會(hui) 晤。兩(liang) 位老朋友握手擁抱,親(qin) 切交談,一致認為(wei) 中巴兩(liang) 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存在廣泛共識,要堅定地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維護共同利益,同時與(yu) 有關(guan) 各方加強溝通協調,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時至中午,溫總理匆匆返回雷迪森飯店,他要集體(ti) 會(hui) 見小島國代表馬爾代夫總統納希德和格林納達總理托馬斯、非洲國家代表埃塞俄比亞(ya) 總理梅萊斯、欠發達國家代表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和77國集團代表蘇丹總統助理納菲阿。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曆史上同非洲國家、小島國和欠發達國家有相同或相似的遭遇,雙方感情相通、道義(yi) 相合。溫家寶總理與(yu) 他們(men) 圍坐一圈,傾(qing) 心交談。

    資金問題是這些國家最關(guan) 心的問題。某大國代表曾說不會(hui) 把錢給中國。針對這種說法,溫總理表示,中國一直呼籲發達國家切實履行資金承諾,但絕不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爭(zheng) 一分錢的資金,而且將一如既往地在南南合作和雙邊框架內(nei) 向欠發達國家提供援助,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物質和能力支持。

    溫總理對一些小島國脆弱的生存環境深表同情,理解他們(men) 在全球溫控方麵的特殊訴求,詳細介紹了中國的減排努力和對哥本哈根談判的考慮。溫總理表示,為(wei) 體(ti) 現誠意,中國願意在2050年全球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問題上照顧小島國的關(guan) 切。中國在會(hui) 議進程中將切實維護所有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隨後,溫總理熱情地邀請他們(men) 共進午餐。賓主們(men) 圍坐在飯桌上,邊吃邊談。這是溫總理在哥本哈根時間最長的一次會(hui) 見,超過了兩(liang) 個(ge) 小時。客人們(men) 認為(wei) ,溫總理的講話入情入理,中國為(wei) 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努力,發達國家的指責是不公平的。中國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應對氣候變化不能以犧牲發展為(wei) 代價(jia) 。發展中國家應該加強溝通和團結。

    英國、德國、日本都是發達國家,在發展節能環保、綠色經濟等方麵具有成熟的技術,希望在推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上發揮領導作用,但對發展中國家的國情缺乏了解,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切實際,有欠公允和平衡。

    17日下午,溫總理先後會(hui) 見了英國首相布朗、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就有關(guan) 問題做了耐心細致的工作。

    溫總理說,哥本哈根會(hui) 議已到關(guan) 鍵時刻,各方不能再繼續相互指責,更不能討價(jia) 還價(jia) ,這隻會(hui) 浪費寶貴的時間。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從(cong) 大局出發,迅速凝聚共識,擱置爭(zheng) 議,共同為(wei) 會(hui) 議取得成果作出努力。

    溫總理強調,中國自主宣布的減緩行動目標不附加任何條件,也不同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鉤,也不容談判。我們(men) 言必信,行必果,一定要實現目標,甚至會(hui) 做得更好,這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國願意就增加自主減緩行動的透明度開展磋商與(yu) 合作,也願意將全球升溫不超過2攝氏度作為(wei) 努力的方向,這一切體(ti) 現了中國極大的誠意。

    溫總理強調,發展中國家的主要任務是消除貧困和發展經濟,但也不能重走發達國家工業(ye) 化的老路,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wei) 代價(jia) ;發達國家應給予理解和支持,並在資金和技術問題上履行承諾。發展中國家與(yu) 發達國家要密切溝通協作,爭(zheng) 取會(hui) 議取得最好結果。

    雖然在一些問題上雙方意見有分歧,但始終進行著坦誠、深入的對話,因為(wei) 這是增進了解、擴大共識的唯一正確方法。

    每一場會(hui) 見都超過了預定時間。溫總理在送走布朗後,對久候了的默克爾表示歉意:“實在對不起,總理女士,讓你久等了。”默克爾風趣地笑著說,剛才布朗從(cong) 你這裏離開時“撞”上我,也說了同樣的話。會(hui) 議室裏發出了一陣輕鬆的笑聲。

    結束了一係列會(hui) 晤後,溫總理立即指示外交部副部長何亞(ya) 非舉(ju) 行記者會(hui) ,詳細介紹溫總理會(hui) 見各方領導人的情況,講明在哪些問題上中國是必須堅持的,哪些是願意靈活處理的。200多名中外記者與(yu) 會(hui) ,迅速將中方最新立場和與(yu) 各方接觸情況向世界作了充分報道。中國以實際行動做到了公開和透明。  

    17日晚8時,溫家寶總理出席了丹麥女王瑪格麗(li) 特舉(ju) 行的晚宴,這標誌著領導人集體(ti) 活動日程拉開帷幕。

    但是,在這個(ge) 宴會(hui) 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位外國領導人無意中向溫總理提起,某國將在宴會(hui) 後召開小範圍領導人會(hui) 議,商議新的案文。這位領導人手中的與(yu) 會(hui) 國家名單上,赫然寫(xie) 著中國。這引起了溫總理的警覺,既然中國也在其列,為(wei) 何沒有接到通知。他從(cong) 一些相關(guan) 國家領導人那裏得到進一步證實,確有這個(ge) 會(hui) 議,但召集方一直未通知中國,十分蹊蹺。

    會(hui) 議開幕以來,曾發生過個(ge) 別或少數國家拋出案文,引發各方強烈不滿的事件,因為(wei) 這有悖於(yu) 公開、透明的原則。溫總理感到此事非同小可,立即離席趕回飯店,召開會(hui) 議研究對策。

    奉溫總理指示,何亞(ya) 非副部長立即趕到“會(hui) 場”,對召集方這種別有用心的做法提出強烈不滿,表示一定要公開透明,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強加於(yu) 人,否則很有可能導致會(hui) 議無果而終。

    與(yu) 此同時,各種傳(chuan) 聞和謠言紛至遝來:一些發達國家暗中串通,準備加大力度向中國施壓;新興(xing) 發展中大國竭力阻撓,很可能導致哥本哈根會(hui) 議失敗;發達國家因不滿中國不接受“三可”,拒絕向小島國提供更多資金;發展中國家陣營正在分裂;某某大國打算獨自提出案文等等。種種跡象表明,情況越來越不容樂(le) 觀。

    當天夜裏,風刮得更緊。各方都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向世界傳(chuan) 遞信心和希望”——全世界都在注視著哥本哈根,中國堅定地發出推動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曆史進程的聲音和承諾

    18日8時30分,溫總理在出席領導人會(hui) 議前,與(yu) 剛剛抵達的印度總理辛格舉(ju) 行會(hui) 晤。

    中印是發展中大國,又是鄰國。雙方能否在關(guan) 鍵時刻密切合作,不但關(guan) 係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影響到會(hui) 議的進程。

    溫總理與(yu) 辛格是老朋友了,這是年內(nei) 他們(men) 第二次見麵。兩(liang) 國總理都深刻認識到,隻有團結合作,才會(hui) 有真正和諧、發展、繁榮的亞(ya) 洲世紀。這需要政治家的高瞻遠矚、膽識和魄力。

    溫總理主動介紹了一天來會(hui) 議進展的情況,並談了對會(hui) 議形勢的看法,征求辛格的意見。辛格被溫總理的誠摯言行所感動,他表示完全讚同溫總理所談,認為(wei) 印中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有著廣泛共識和共同利益,對兩(liang) 國在推動會(hui) 議談判進程上的合作表示滿意。兩(liang) 國總理確定,無論出現什麽(me) 情況,中印都要密切保持溝通和協作,堅定地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位於(yu) 哥本哈根市南部的貝拉中心,是北歐最大的會(hui) 展中心。這裏是哥本哈根氣候大會(hui) 的主會(hui) 場。

    上午9時45分,溫總理提前抵達會(hui) 場,舉(ju) 世矚目的領導人會(hui) 議定於(yu) 10時開幕。然而,時辰已到,東(dong) 道主和聯合國秘書(shu) 長卻蹤影全無,主席台上空空如也。人們(men) 紛紛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麽(me) 事情,但始終沒有任何人出來說明。

    一些外國領導人紛紛前來同溫總理打招呼,溫總理與(yu) 他們(men) 友好地寒暄。時間一分一分地流逝,消磨著人們(men) 的熱情和期待。

    見此情形,溫總理當機立斷,提議“基礎四國”領導人再次碰頭。這時,工作人員已經來不及安排會(hui) 議室了,四國領導人就在會(hui) 場外的大廳裏,圍坐在一張茶幾旁交換看法,決(jue) 心在最後一刻努力爭(zheng) 取會(hui) 議有個(ge) 成果。

    時針指向11時30分,會(hui) 議主席拉斯穆森終於(yu) 宣布會(hui) 議開始。拉斯穆森請溫總理第一個(ge) 發言。在掌聲中,溫總理健步走上講台,表情從(cong) 容、淡定、堅毅。他發表了題為(wei) 《凝聚共識 加強合作 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曆史進程》的演講,通篇隻有2000多字,但是內(nei) 容豐(feng) 富、立意高遠、充滿感情。

    “此時此刻,全世界幾十億(yi) 人都在注視著哥本哈根。我們(men) 在此表達的意願和做出的承諾,應當有利於(yu) 推動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曆史進程。站在這個(ge) 講壇上,我深感責任重大。”溫總理的開場白道出了世界人民的心聲,表達了中國政府高度負責的態度。溫總理接著介紹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的貢獻,提出了推進氣候談判的“四項主張”。最後,溫總理提高了嗓音,向世界承諾:“中國政府確定減緩溫室氣體(ti) 排放的目標是中國根據國情采取的自主行動,是對中國人民和全人類負責的,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yu) 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鉤。我們(men) 言必信、行必果,無論本次會(hui) 議達成什麽(me) 成果,都將堅定不移地為(wei) 實現、甚至超過這個(ge) 目標而努力。”

    溫總理提出的上述主張反映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訴求,合情合理,既立足當前,又麵向未來,同時兼顧各方,在會(hui) 議麵臨(lin) 何去何從(cong) 的關(guan) 鍵時刻,指明了方向,有力地維護和推進了談判進程,贏得廣泛讚同。

    溫總理的演講贏得了會(hui) 場內(nei) 長時間的掌聲。一些國家領導人主動起身,與(yu) 溫總理握手表示祝賀。

    “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在會(hui) 議麵臨(lin) 可能無果而終的關(guan) 鍵時刻,中國政府以卓有成效的努力推動了《哥本哈根協議》的達成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兩(liang) 國領導人的會(hui) 晤自然成為(wei) 各界關(guan) 注的焦點。

    溫總理與(yu) 奧巴馬的會(hui) 晤安排在奧巴馬的發言結束後,在會(hui) 場後麵一個(ge) 用帷幕和鋼架搭成的簡易會(hui) 議室裏舉(ju) 行。

    兩(liang) 國領導人就應對氣候變化會(hui) 議成果、長期目標、“三可”等焦點問題坦誠、深入、務實地交換意見,雙方都表達了各自的觀點,但同時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雙方讚同大會(hui) 要盡快達成一項政治協議,並保持合作。隨後,兩(liang) 國領導人指示各自談判代表進一步進行磋商,並約定當天晚些時候再次見麵。

    在與(yu) 奧巴馬會(hui) 晤後,溫總理立即指示中方談判代表將中美會(hui) 晤情況向“基礎四國”和77國集團通報,推動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一道,加快談判進程。

    此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就會(hui) 議最後文件進行磋商,但由於(yu) 各方意見分歧,談判難以取得進展。此時,已經大大超過了會(hui) 議原定的閉幕時間。

    這時,有的國家甚至準備了會(hui) 議一旦失敗的聲明。少數國家領導人甚至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言論,指責中國。

    在貝拉中心,可以看到許多領導人行色匆匆,麵色凝重。各國記者開始收拾裝備,地上隨處可見丟(diu) 棄的紙張。此時,人們(men) 更加關(guan) 心丹麥政府將在什麽(me) 時候,以什麽(me) 方式,宣布這場聯合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峰會(hui) 以失敗告終。

    在最後關(guan) 頭,溫家寶總理再次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他召開中國代表團會(hui) 議,冷靜地分析形勢,認為(wei) 此時已不可能達成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但各方都清楚大會(hui) 無果而終意味著什麽(me) ,誰都不願承擔導致失敗的責任。溫總理說,隻要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不能輕言放棄。他立即決(jue) 定,約盧拉、辛格、祖馬再次會(hui) 晤,作最後的努力。此時,奧巴馬也提出約溫總理進行第二次會(hui) 晤。溫總理答應,在“基礎四國”領導人會(hui) 晤後,即同奧巴馬會(hui) 晤。

    不一會(hui) ,四國領導人先後來到中國代表團安排的會(hui) 場。大家一致認為(wei) ,現在會(hui) 議有失敗的危險。四國可先就關(guan) 鍵問題形成共識,在堅持原則、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基礎上,以最大的靈活性,再同美歐去談,要盡一切努力爭(zheng) 取會(hui) 議有所成果。溫家寶總理特別強調,要與(yu) 非洲國家、77國集團、小島國保持溝通,加強合作。

    18時50分,“基礎四國”領導人正在最後梳理共同立場,會(hui) 場門外一陣騷動,美國總統奧巴馬推開大門走了進來。雖然中美雙方約定會(hui) 晤的時間已過,但奧巴馬此時此地出現,還是讓大家感到意外。

    奧巴馬也感到有些唐突,一隻腳跨入門內(nei) 一隻腳還在門外,他笑著問:溫總理,我是不是來得早了一點,我是先到外麵等著,還是進來加入你們(men) 一起討論?溫總理站起身來,禮貌地表示歡迎他“加入”。奧巴馬頗為(wei) 感動,他先繞會(hui) 場一周,與(yu) 所有的人一一握手。然後在盧拉的左邊、溫總理的對麵坐下。

    由於(yu) “基礎四國”此前都分別同美方有過接觸,彼此的立場已經很清楚了。溫總理首先表示要努力爭(zheng) 取會(hui) 議通過一個(ge) 決(jue) 議,以肯定成果,凝聚共識。然後,就幾個(ge) 關(guan) 鍵問題向奧巴馬闡述了四國的立場。奧巴馬也向四國介紹了美國的最新立場。奧巴馬表示,雙方在這幾個(ge) 問題上的措辭已經很接近了。接著,五國領導人繼續進行嚴(yan) 肅認真的磋商。

    門外的記者們(men) 一直在注視著場內(nei) 的情景,有的隔著玻璃在拍攝。不久場內(nei) 傳(chuan) 出一陣掌聲,經過磋商,“基礎四國”就協議表述的幾個(ge) 重要問題同美國達成一致。美方表示願意出麵征求歐盟方麵的意見。

    隨後,美國和歐盟國家進行了磋商,“基礎四國”也跟有關(guan) 國家進行了磋商。然後,這個(ge) 草案又在部分國家中進行了小範圍磋商。

    一個(ge) 小時後傳(chuan) 來消息,有關(guan) 各方已經就一份決(jue) 議案文達成一致,將馬上提交大會(hui) 表決(jue) 。這時,離原定大會(hui) 閉幕時間過去了9個(ge) 小時。

    因為(wei) 接下來的是程序性工作,各國領導人紛紛飛離哥本哈根,他們(men) 已經超額完成了出席領導人會(hui) 議的任務。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hui) 最後的結果,決(jue) 不是由一個(ge) 國家或兩(liang) 個(ge) 國家說了算的,這是與(yu) 會(hui) 各國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從(cong) 這些曲折而艱難的會(hui) 議進程中,可以看出中國發揮了關(guan) 鍵性作用。

    近幾天來,雖然一些國際媒體(ti) 對哥本哈根會(hui) 議的成果存在不同的解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在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下,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朝著正確的方向又前進了一步,向世界傳(chuan) 遞了信心和希望。中國為(wei) 此表現出了最大的誠意,盡了最大的努力,發揮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近日,溫總理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願意同各方一道,以哥本哈根會(hui) 議為(wei) 新的起點,加強履行承諾,加強合作,盡早完成“巴厘路線圖”談判,推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為(wei)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貢獻。

    曆史又一次證明,人類最大的挑戰是人類自己。團結才有力量,合作才有前途。哥本哈根會(hui) 議使中國登上了更高、更廣闊的世界舞台,中國有理由驕傲,中國一定會(hui) 更加努力!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dong) 流去。哥本哈根會(hui) 議是一個(ge) 新的起點,從(cong) 這裏出發,國際社會(hui) 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將不斷向前。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