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校長專欄
校長專欄>华体汇hth体育>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校長專欄
構建和諧校園的思考與實踐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 2014-03-04 點擊數:9033

構建和諧校園的思考與(yu) 實踐

 

华体汇hth校長  孟德良

 

內(nei) 容摘要:和諧校園,主要體(ti) 現在倡導個(ge) 性發展,師生都能得到發展,人人被重視,人人有舞台。構建和諧校園,校長的辦學理念應是和諧的,要與(yu) 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堅持全麵育人的方針。學校管理要堅持以人為(wei) 本,構建和諧教學,加強和諧德育,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

關(guan) 鍵詞:學校管理;和諧校園;思考;實踐

 

學校構建和諧校園,是教育規律的體(ti) 現,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要。和諧校園是文明民主、創新向上的校園,是寬鬆協調、悅納包容的校園,也是全校師生學習(xi) 的樂(le) 園、生活的花園和精神的家園。和諧校園,主要體(ti) 現在倡導個(ge) 性發展。在和諧校園裏,學校猶如一個(ge) 大家庭,處處彌漫著濃濃的親(qin) 情和友情,師生都能得到發展,人人被重視,人人有舞台。那麽(me) ,在高中教育中,怎樣才能構建好和諧校園呢?筆者聯係自己多年擔任校長的實踐體(ti) 會(hui) 來具體(ti) 談一談。

一、校長的辦學理念應是和諧的,要與(yu) 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麵育人的方針,努力提高領導班子的管理水平。

一名優(you) 秀的校長應具有“科學發展觀”和“全人教育觀”。他能用眼睛觀察世界,用頭腦思考問題,能站在人文化、特色化、品牌化辦學的平台上,倡導個(ge) 性發展,實踐開放教育。我校的教師教學理念先進,能麵向全體(ti) 學生,以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為(wei) 本,努力提高學生各方麵的素質。學校管理的過程,應該成為(wei) 培育人才的過程。管理是重要的教育手段,管理和教育的統一是學校最重要的特點。我校辦學思想端正,堅持全麵育人的方針。學校重視每一個(ge) 學生的發展與(yu) 進步,我們(men) 的目標是:為(wei) 了一切學生,一切為(wei) 了學生,為(wei) 了學生一切,麵向全體(ti) ,讓每一個(ge) 學生都獲得全麵發展。辦學理念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對學校曆史與(yu) 傳(chuan) 統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學校未來的一種概念定位。辦學理念既是宏觀的也是微觀的,一個(ge) 好的辦學理念,從(cong) 宏觀上說應是具有獨特的凝聚力、感召力;微觀上說,它體(ti) 現在學校工作的每一處,與(yu) 教師的追求、學生的發展緊密結合,被學校的每一個(ge) 人普遍認可,能激勵他們(men) 為(wei) 之不懈努力。校長的辦學追求應是和諧的。

要努力提高領導班子的管理水平。校園和諧最為(wei) 關(guan) 鍵的因素是人,其中,領導班子的和諧是關(guan) 鍵中的關(guan) 鍵。學校各個(ge) 部門要注重加強民主集中製建設,充分發揮每名成員的聰明才智,實現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校長是領導班子的班長,是創建和諧校園的核心。校長要把教育的戰略決(jue) 策納入社會(hui) 整個(ge) 大係統中,充分開發和利用信息源、財源、師源、生源,依靠社會(hui) 、家長,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揮班子的合力,確定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目標和培養(yang) 目標,使學校成為(wei) 構建和諧社會(hui) 的堅強陣地。以“和諧”為(wei) 目標的學校文化,既要體(ti) 現對學校傳(chuan) 統的繼承,又要體(ti) 現時代發展的需求;既要體(ti) 現對學生發展的關(guan) 愛,又要體(ti) 現對教師發展的關(guan) 注。我校重視師德建設,連續幾年在全體(ti) 教師中開展了“教師形象大討論”、“三德(職業(ye) 道德、家庭美德、社會(hui) 公德)係列教育”等活動,致力於(yu) 把師德建設提高到一個(ge) “立高尚師德,樹育人新風”的較高層次。我校教師都有四股勁:有一股義(yi) 無反顧、勇往直前的拚勁;有一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韌勁;有一股勇於(yu) 探索、敢於(yu) 超人的闖勁;有一股臥薪嚐膽、樂(le) 於(yu) 吃苦的傻勁。我校已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業(ye) 務精良、作風過硬、具備新的教育理念、具有敬業(ye) 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在和諧的辦學理念的指引下,每一個(ge) 教師和學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學校管理堅持以人為(wei) 本,構建科學的、民主的、人本的學校管理製度,健全高效科學的管理體(ti) 係。

和諧校園的製度文化需要將科學的管理方法與(yu) 以人為(wei) 本的管理思想有機結合,既要充分考慮科學製度下的井然有序,又要以尊重和發展人為(wei) 核心,努力提升人的生命價(jia) 值,滿足人的自我實現。我校對師德、校風建設常抓不懈。為(wei) 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我們(men) 從(cong) 教育理念、知識結構、業(ye) 務能力、教師素養(yang) 等四個(ge) 方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諧校園的建設需要構建科學的、民主的、人本的學校管理製度文化,讓所有師生每天都生活在一個(ge) 規範有序又富有人文和民主氣息的環境裏。在這樣的環境中,師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諧融洽。

以人為(wei) 本,要體(ti) 現以教師發展為(wei) 本。教職員工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者,是創建和諧校園的主體(ti) 力量,因此,加強教工隊伍建設是保證創建和諧校園目標得以實現的根本。以人為(wei) 本,學校就是要以教師發展為(wei) 本,製訂出學校促進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的中長期目標。以尊重人、激勵人、關(guan) 愛人、發展人為(wei) 前提,為(wei) 每個(ge) 教師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hui) 和條件,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創設民主、積極向上的氣氛。以人為(wei) 本,要體(ti) 現以學生為(wei) 中心、以育人為(wei) 己任,以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為(wei) 主線,教書(shu) 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引導、促進全體(ti) 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

學校要努力構建著眼創新活力、體(ti) 現人文情懷和團隊精神的製度文化,讓廣大師生在有序中能充分發揮智慧潛能,不斷追求,不斷發展。我們(men) 提倡教師挖掘潛力,不斷發展。我們(men) 鼓勵教師“不當教書(shu) 匠、要做教育家”,大力支持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教改實驗,著書(shu) 立說。我校努力為(wei) 教師搭建平等、發展的平台,真正落實為(wei) 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服務的理念,讓教師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讓教師在溫馨的人文環境中,愉快地工作、生活。

三、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用文化滋潤、熏陶學生,培養(yang) 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品味的文化素養(yang) 。

校園文化作為(wei) 一種特殊的精神財富,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手段,由於(yu) 它具有多方麵的育人功能,因此,備受教育工作者的關(guan) 注。優(you) 美的校園生活環境,可以激發學生愛校的感情,陶冶他們(men) 的情操,淨化他們(men) 的心靈。我校從(cong) 整頓校園及周邊秩序入手,開展了創建文明校園的活動。校園裏,建築物錯落有致,綠樹、鮮花點綴其中,食堂、樓道、衛生間的地板幹幹淨淨;教室的地板清潔幹淨,書(shu) 、桌排列整齊,窗戶光潔透明,教室兩(liang) 旁掛有名人名言……置身於(yu) 這樣優(you) 美的環境中,學生自然會(hui) 產(chan) 生愛校、愛班的感情。學校校園是師生集中從(cong) 事各種活動的場所,是學生成長走向社會(hui) 的重要通道。與(yu) 和諧社會(hui) 與(yu) 比照,一個(ge) 高層次、高格調、高品位的校園環境,既能對師生起到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又能“潤物細無聲”地內(nei) 化師生的自身修養(yang) 與(yu) 涵養(yang) 、外化為(wei) 他們(men) 的言語和行為(wei) ,同時也以其高品位的建築設施使學校物化為(wei) 外在的形象與(yu) 形態,因此校園環境的建設當然是整個(ge) 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項最重要的內(nei) 容之一。和諧的校園氛圍,要有綠化美化的自然環境,詩情畫意的文化環境。

校史、校訓等豐(feng) 厚的文化內(nei) 涵通過不斷地積澱,能形成學校獨特的校園文化。對學生進行校史教育,能激發學生奮發向上。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史,校史作為(wei) 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ti) ,其內(nei) 涵是極其豐(feng) 富的。學校的校史陳列館,可組織學生參觀,並向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學校發展的風雨曆程,了解有輝煌成就的校友情況,激發學生的自豪感,激勵學生愛國愛校、刻苦學習(xi) 、奮發向上。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要培養(yang) 學生的自主學習(xi) 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要培養(yang) 他們(men) 的創造性思維。學校應利用板報、宣傳(chuan) 窗、校刊等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應經常舉(ju) 辦優(you) 秀作文展、書(shu) 畫展、科技作品展等成果展,以挖掘學生潛能,發揮特長,培養(yang) 學生熱愛科學、追求新知、實事求是、勇於(yu) 創新的精神。學校還應讓學生自辦黑板報、手抄報,辦宣傳(chuan) 窗,製作科技作品,自己出各類成果展,讓學生在創造性思維中開啟智力,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增長才幹。

四、在教學中,構建和諧教學,形成民主和諧的師生關(guan) 係,促進教研,使師生共同發展。

學生的校園生活是和諧的。在教學中,教師積極更新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創設類似於(yu) 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進行信息搜集與(yu) 處理、表達與(yu) 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培養(yang) 品德。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教師努力營造寬鬆的學習(xi) 環境和學習(xi) 氛圍,培養(yang) 學生學習(xi) 的自信心和主動意識,鼓勵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xi) ,激活想象力和創新思維。教師長期堅持這樣做,學生的創造潛能便會(hui) 得到開發,創造思維、創造能力就會(hui) 逐漸培養(yang) 起來。民主和諧的師生人際關(guan) 係,是健康和諧的教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客觀存在對教學將產(chan) 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它既能推動學生積極參與(yu) 活動,更重要性的是能使他們(men) 的潛在的能力得到最大化地挖掘。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xi) 。研究性學習(xi) 更關(guan) 心學習(xi) 的過程,更關(guan) 注培養(yang) 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在研究性學習(xi) 過程中,有感情的投入,有內(nei) 在動力的支持,學生便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ti) 驗,對認知活動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調適,有利於(yu) 培養(yang) 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ti) 觀念,又有助於(yu) 培養(yang) 學生的競爭(zheng) 意識與(yu) 創新能力。和諧的教學,能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啟迪他們(men) 的創造性思維,培養(yang) 他們(men) 的創新能力。

五、加強和諧德育,構建“三位一體(ti) ”的德育網絡,建設文明校園。

在學生管理中,我們(men) 同樣要為(wei) 個(ge) 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全麵地和諧地發展。“德育作為(wei) 教育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hui) 個(ge) 體(ti) 、社會(hui) 整體(ti) 乃至自然諸多方麵都有著獨特的作用和影響。”我校努力加強和諧德育,德育工作富有成效。我校實行校長負責的三級德育管理製度,建立了學生處、年級組、班級三級管理機構,統一管理,分工協作,以保證德育工作的高效運轉。德育工作,爭(zheng) 取學校、社會(hui) 、家長的共同支持,形成學校、家庭、社會(hui) “三位一體(ti) ”相配合的和諧的德育網絡,使校內(nei) 與(yu) 校外教育相結合,課內(nei) 與(yu) 課外教育相結合,有效地提高了德育效率。學校人文環境的創設與(yu) 學校外部環境相比,前者更為(wei) 重要,和諧的校園就是一個(ge) 溫馨的家園,它讓師生感到舒適、愜意。

在加強和諧德育中,我校注重以活動為(wei) 載體(ti) ,陶冶學生的情操。學校對學生品德的培養(yang) 不應是單純的理論灌輸,而應結合青年學生的特點,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三月學雷鋒活動、手拉手募捐活動、“尊師重教”的主題班會(hui) ,樹立了學生的崇高理想,培養(yang) 了學生優(you) 良的道德品質和對社會(hui) 的責任感,增強了學生的競爭(zheng) 意識;通過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的主題班會(hui) 、放映愛國影片、舉(ju) 行升降旗儀(yi) 式、出“國慶特刊”、愛國主義(yi) 教育征文比賽,培養(yang) 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每天的校園廣播、舉(ju) 行的“科學藝術體(ti) 育節”,使學生了解學校,熱愛學校,發揚“嚴(yan) 謹求實、勤苦奮進”的精神;為(wei) 了充分發展學生的個(ge) 性特點和培養(yang) 學生的特長及創造性思維,我校組織學生成立了足協、籃協、乒協、排協、繪畫、音樂(le) 、科技製作、信息技術、英語聽力、文學社、播音、數、理、化、生等三十多個(ge) 興(xing) 趣小組,而且在全校全麵開展了研究性學習(xi) 。在活動中,學生的智力得到開發,能力得到培養(yang) ,情感得到陶冶。

構建和諧校園是促進學校事業(ye) 全麵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需要學校全體(ti) 教職工、全體(ti) 學生積極參與(yu) 。在和諧校園中,人與(yu) 人、環境與(yu) 人都能得到和諧發展。在學校管理中,要堅持以人為(wei) 本,注重人文關(guan) 懷,努力構建和諧校園,這樣就能開創育人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蕭宗六.學校管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孫俊三.教育原理.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1

3、常思亮、學校管理概論. 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0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