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家長學校
家長學校>陽光服務>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家長學校
親子教育期待“長大”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7 點擊數:8682

    新聞提示:有一首兒(er) 歌很多人都不陌生,“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ge) 好朋友,敬個(ge) 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

  是啊,好多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做遊戲,是件很簡單也很快樂(le) 的事;不過,對於(yu) 現在的孩子,連這樣簡單的快樂(le) 也成了一種奢侈。

  現在的孩子3歲上幼兒(er) 園,6歲上小學,13歲上中學……每個(ge) 年齡段上什麽(me) 學都是既定的。那麽(me) ,3歲前上什麽(me) 學?學什麽(me) ?怎樣學?家長該怎麽(me) 做?

  這些問題都與(yu) 親(qin) 子教育有關(guan) 。

  現象捕捉:省城難覓“親(qin) 子教育”

  省會(hui) 劉女士這幾天正為(wei) 孩子的事情苦惱。

  劉女士的兒(er) 子剛剛7個(ge) 月大,特別怕生,每次家中有客人來,都又哭又鬧。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缺少夥(huo) 伴,很容易養(yang) 成怕生性格。劉女士說,書(shu) 上說孩子7個(ge) 月就該和同齡的孩子交朋友了,可想找和孩子差不多大的玩伴卻不容易。同事家裏有年齡相仿的孩子,但都住得很遠,讓孩子們(men) 聚到一起不方便。同一個(ge) 小區裏也有和孩子年齡相仿的,但家長們(men) 彼此都不熟,不好意思帶孩子去玩。

  後來,劉女士聽說北京、上海等城市有一種叫做“親(qin) 子教育”的教育方式,讓同齡的孩子一起上課,同時還對大人進行育兒(er) 教育,不但讓孩子們(men) 之間多溝通,也讓孩子和大人之間更融洽。劉女士想為(wei) 孩子尋找這種親(qin) 子俱樂(le) 部,但至今沒找到。

  據了解,省會(hui) 不少父母都有和劉女士一樣的苦惱。我們(men) 都記得小時候的一首兒(er) 歌,“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ge) 好朋友,敬個(ge) 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那時候好多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做遊戲是件很簡單也很快樂(le) 的事,可對於(yu) 現在的孩子來說,這樣簡單的快樂(le) 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記者調查:親(qin) 子教育現場“探看”

  在省會(hui) 陽光愛嬰中心,記者碰到了一對母子,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其其一直不安分地在媽媽懷裏折騰,催著媽媽快走。

  記者走過去問他:“你幹什麽(me) 去呀?”“找萌萌姐姐上課。”“萌萌姐姐還沒下課呢。”其其卻毫不理會(hui) ,一個(ge) 勁地催媽媽快走。“你們(men) 不知道,每次上親(qin) 子課前可聽話呢,給他洗臉、刷牙、穿衣服都特別乖。”其其的媽媽說。

  在剛上完親(qin) 子課程的教室裏,記者見到了曾經在一些“寶寶全能大比拚”之類活動中得過冠軍(jun) 的小彭宇。小家夥(huo) 剛上完親(qin) 子課,正滿屋跑鬧玩耍,不願離去。據彭宇的媽媽介紹,自從(cong) 參加完比賽,了解到親(qin) 子教育這種教育形式後,她和彭宇就一直在上親(qin) 子課程,至今已經一年零四個(ge) 月了,現在彭宇“學東(dong) 西很快,教一遍就能記住”,而且動手能力很強,“他拿小鏟子鏟土,會(hui) 先把土拍鬆了再鏟;取盒子裏的蠟筆時,想辦法讓蠟筆的一頭露出來再拿。”

  據愛嬰中心的萌萌老師介紹,親(qin) 子教育是一種讓孩子與(yu) 父母同時遊戲、學習(xi) ,讓家長既做孩子老師、又當孩子玩伴的個(ge) 性化教育。

  這種教育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它也不同於(yu) 一般的灌輸式教育,比如教顏色這種很抽象的東(dong) 西時,親(qin) 子教育的老師不會(hui) 硬性要孩子記住什麽(me) 是紅色、什麽(me) 是綠色,而是要求孩子在做親(qin) 子遊戲時,拿來相應顏色的東(dong) 西交給媽媽,這樣,達到潛移默化地幫孩子了解抽象東(dong) 西的目的。

  萌萌老師還說,親(qin) 子教育會(hui) 幫助孩子培養(yang) 適應能力、精細動作、語言能力、社交行為(wei) 、大運動等各方麵的能力和素質。“我見過一個(ge) 孩子,3歲了還不會(hui) 說話,家長帶他去北京檢查,也沒發現什麽(me) 問題,原因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對,沒有給孩子提供相應的環境。在接受了親(qin) 子教育後,孩子慢慢就學會(hui) 說話了。”

  現狀解析:省會(hui) “親(qin) 子”咿呀學步

  據省婦幼保健中心的有關(guan) 人員介紹,省婦幼保健中心較早在全省範圍內(nei) 提出“親(qin) 子教育”,並從(cong) 2000年11月開始創辦“親(qin) 子樂(le) 園”。至今,總共接受過300多個(ge) 會(hui) 員,目前尚有30名會(hui) 員。

  此外,我省還有幾家幼兒(er) 園附帶有0歲至3歲的親(qin) 子教育課程,如陽光愛嬰、雙美親(qin) 子教育培訓中心、邯鄲七色光潛能開發嬰幼園等。

  河北省婦幼保健中心研究兒(er) 童心理衛生的副教授培菊英說:傳(chuan) 統的教育重知識、輕能力,年輕的父母也會(hui) 不自覺地走進這樣的誤區。比如花很多時間教孩子背詩歌,說英語單詞,好像背得越多越好。其實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這種知識的積累完全可以等孩子上學了再做,0-3歲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各項潛能,即創造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想像力等,不能急功近利,教給他太多知識去炫耀。

  石家莊市幼兒(er) 師範學校研究處負責人張振平談到,目前省會(hui) 早期親(qin) 子教育剛剛起步,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許多家長意識剛剛覺醒。因為(wei) 親(qin) 子教育是新興(xing) 的一種教育方式,部分家長意識不足,參與(yu) 性差,這些都還需要慢慢改變。

  規模小,沒有專(zhuan) 業(ye) 師資力量。據了解,陽光愛嬰負責親(qin) 子教育的僅(jin) 僅(jin) 有一位“姐姐”,照顧十幾個(ge) 孩子上親(qin) 子課堂。河北省雙美親(qin) 子教育培訓中心也隻有兩(liang) 個(ge) 老師,卻要麵對幾十個(ge) 孩子。不過,目前,石家莊幼兒(er) 師範學校正準備進行育嬰師培訓。

  質量不高。由於(yu) 省會(hui) 親(qin) 子教育剛剛起步,還沒有相應的製度。不可否認,有些所謂的“親(qin) 子教育”,幾個(ge) 人租間房子就開班,沒有教材,沒有專(zhuan) 職老師,這樣的親(qin) 子教育是非常不負責任的,還會(hui) 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不夠普及。文前提到的劉女士通過多方打聽才得知省會(hui) 的幾個(ge) “親(qin) 子教育”地方,有的距離太遠,有的價(jia) 格高,她不得不放棄了。還有前麵提到的小其其,為(wei) 了上課,每次都要跑很遠的路。

  前景預期:推廣尚存諸多難點

  目前,親(qin) 子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可。

  為(wei) 指導家長正確地理解並實施“親(qin) 子教育”,20世紀90年代後期,北京成立了首家親(qin) 子教育機構。之後,上海、北京、天津等一些城市也紛紛興(xing) 辦“親(qin) 子俱樂(le) 部”、“親(qin) 子教育研究所”等教育機構。一些城市還設立了親(qin) 子教育電視欄目、親(qin) 子谘詢熱線、設立親(qin) 子教育網站,組織出版親(qin) 子書(shu) 刊等。

  據省婦聯有關(guan) 資料顯示,省會(hui) 石家莊至今共創建親(qin) 子教育指導站12個(ge) ,縣級社區親(qin) 子示範園14所,發展會(hui) 員150戶,初步形成了市建俱樂(le) 部、縣建指導站、社區建親(qin) 子園的三級親(qin) 子教育網絡。並組成了親(qin) 子教育工作者、專(zhuan) 家和指導員隊伍,舉(ju) 辦了有60多名婦聯幹部、親(qin) 子園園長和指導老師參加的親(qin) 子骨幹培訓班。但省會(hui) 目前親(qin) 子教育的普及和推廣還處於(yu) 萌芽階段,親(qin) 子教育的學校數量少,規模小,宣傳(chuan) 力度也不夠。

  雖然親(qin) 子教育使一部分家長嚐到了家庭教育的“甜頭”,但是,親(qin) 子教育作為(wei) 一項工程,目前在推廣中還存在不少困難。

  較早在國內(nei) 啃“親(qin) 子教育”這塊骨頭的杭州石英早期教育研究所的負責人陳元說,親(qin) 子教育對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一個(ge) 新的“名詞”,它的推廣需要人們(men) 長期積澱的教育觀念有所轉變,還得有大量資金支持。

  新聞背景:何為(wei) “親(qin) 子教育”

  北京遠大前程教育發展中心親(qin) 子教育顧問塗光輝教授這樣解釋“親(qin) 子教育”:“親(qin) 子”就是指家庭內(nei) 部成員之間主要是父母親(qin) 與(yu) 孩子之間的關(guan) 係。“親(qin) 子教育”是調適這種關(guan) 係而進行的對父母與(yu) 孩子的培訓與(yu) 提升,以促進新一代健康成長的教育。

  長期以來,學者們(men) 認為(wei) 這是人才培養(yang) 中被忽略了的一個(ge) 重點,因為(wei) 家庭環境是孩子生活的第一課堂,對人的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態度觀念、社會(hui) 行為(wei) 以及身心素質發展,很多是在家庭環境中,借著與(yu) 父母的互動,逐漸被熏陶與(yu) 社會(hui) 化的。

  因此,要培養(yang) 人格健全的孩子,首先就要端正父母的教育態度,並要求父母擁有相應的教育能力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如果能夠訓練父母,使父母能夠以建設性的、更為(wei) 積極與(yu) 主動的態度和孩子互動,就可以預防孩子的許多適應性問題。

  美國親(qin) 子教育倡導者ThomasGordon曾指出:現代父母並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會(hui) 和條件來接受如何教養(yang) 子女的訓練。隻有預先實施父母教育,提供一係列合理、有效並具有針對性的方法,協助父母教養(yang) 他們(men) 的子女,這樣才能預防和減少孩子的許多適應問題的發生。

  這樣,“親(qin) 子教育”就理所當然地產(chan) 生了。

  有關(guan) 教育專(zhuan) 家指出,親(qin) 子教育存在於(yu) 孩子生長的任何階段,包括0歲至3歲,3歲至5歲的幼兒(er) 園階段,6歲至12歲的小學階段等。

  但由於(yu) 親(qin) 子教育剛剛開始,通常提到的“親(qin) 子教育”多指協助0歲到3歲的小孩的父母教養(yang) 子女。

 
[信息來源:燕趙都市報 ]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