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由家庭意識、家庭行為、家庭物質三方麵組成。家庭意識,它反映家庭成員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從而形成家庭是非標準,約束家庭成員的行為。家庭意識包括家庭的道德觀念、理想觀念、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等,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家庭的家風。家庭行為,它反映家庭成員的各種活動和行為規範。家庭行為包括家庭成員的各項活動,如文藝、體育、學習、娛樂、衛生保健、家務勞動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規定的行為原則,如家法、家規等。家庭物質,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環境、消費趨向、經濟狀況等。
家庭物質包括經濟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青少年,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熱情洋溢、興趣廣泛,卻缺乏毅力;他們渴望了解社會、了解人生,渴望披立自立,卻又缺乏足夠的能力擺脫幼稚、分清好壞。孩子們的這些不穩定的個性與含糊的觀念如得不到及時的引導和教育,他們就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事物所引誘。因此,孩子們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給予全方位的教育,而健康、文明的家庭環境是最重要的,因為孩子們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家庭裏度過的。 做父母的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並努力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健康、文明的家庭環境,適時對孩子進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便能引導他們邁好童年、少年、青年的每一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