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風華正茂,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渴望知識,追求進步,也將是不變的主題。而學生的成長和成熟無時不需要老師的用心付出和培育。
作為一名教師,當你走進課堂,便能真切的看到學生渴望知識的雙目;作為一名班主任,無時不感受到學生渴望理解,願意用心交流的期待。
如果說教師是園丁 ,那充滿愛的嗬護與澆灌便是花朵燦爛綻放的保障;如果說教師是蠟燭,那彼此的心靈空間就不能有障礙存在。
與學生的探討和交流,需要在彼此信任的同時用心靈對話,袒露真實的心靈世界,敞開心扉自由表達對社會、對人生、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而語文學科自身的性質也決定了她必須依靠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溝通來實現。教師的情感豐富,激情充沛亦能感染學生,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和諧默契和教學效果的不可估量。站在師生平等的角度,教師應該用心聆聽學生的理解和見解,並適當的作出激勵性的評價,這必將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插下創新的火種,從而是教學效果達到質的飛躍。
首先,為人師表就要率先垂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在生活上嚴於律己,恪守原則和立場;在工作中充滿熱情,敬業奉獻;在教學中循循善誘,潤物無聲,對學生充滿愛。有什麽樣的老師必將有什麽樣的學生,學生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師自身素質的影響。因為教師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以豐富而又鮮明的愛憎情感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其次,教師應願意成為學生的朋友,與其進行知識、情感、思想等方麵的交流和探討,這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平時,一句貼心的話語,一聲真誠的問候,一個會意的讚許,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老師的冷漠將是學生心靈上的寒霜。
愛,是一個心靈對另一個心靈的震撼和感動,是一種寬容、理解和關心。隻有愛學生,才能傾注全心投入對其的培養和教育。心存愛,也才能讓課堂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