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心理與健康
心理與健康>德育之窗>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心理與健康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專家:心理幹預教你直麵災難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8 點擊數:8464

南方網訊 蕭伯納有句名言:讓你疲憊的不是連綿不斷的群山,而是你鞋子裏的一粒沙子。其實,很多的時候,“滅頂之災”並沒有夭折我們(men) 信念的破壞力,隻是我們(men) 因為(wei) 自己給自己使絆兒(er) ;即便,真的是沉重得讓人難以喘息,也應該想到:因為(wei) 我們(men) 失去了,並且不能失去更多。於(yu) 是,“心理幹預”開始讓我們(men) 凝眸,開始提醒我們(men) ,到了清除你鞋子裏那粒沙子的時候了。記者近日采訪了多次參與(yu) 災難心理幹預的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專(zhuan) 家呂秋雲(yun) 教授。呂教授說——

  呂秋雲(yun) 教授首先告訴記者,需要進行心理幹預的除了受災人的家屬外,還包括他的朋友、同事,以及搶救人員、目擊者,他們(men) 都是需要進行心理幹預的對象。

  那麽(me) ,什麽(me) 是災難心理幹預呢?呂秋雲(yun) 教授說,心理幹預在國外被稱為(wei) 危機幹預,是指在遇到災難事故時對當事人進行的一係列心理疏導活動。災難事故是突發的,而且危害程度深,當事人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遭受打擊,短時間內(nei) 會(hui) 產(chan) 生一種應激狀態,如果不能及時疏導,當事人往往容易產(chan) 生絕望、無助、抑鬱等心態,最終造成無法彌補的心理創傷(shang) 。因此,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幹預是非常必要的。

  宣泄抑鬱直麵現實

  心理幹預最主要的是傾(qing) 聽,就是讓他們(men) 宣泄災難引起的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讓他們(men) 都說出來,而不是壓抑、回避,使他們(men) 意識到自己的某些痛苦體(ti) 驗別人也曾經或正在遭受,自己並非孤獨地麵對這些不幸。心理專(zhuan) 家在進行傾(qing) 聽的時候,會(hui) 從(cong) 一些細微的動作中讓傾(qing) 訴者感到,有人在默默地支持他,幫助他。然後心理專(zhuan) 家必須幫助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認識、麵對、接受失去朋友、親(qin) 人這一事實,這是成功幹預的第一步。

  原諒災難原諒自己

  起初,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往往存在否認失去朋友、親(qin) 人的心理。為(wei) 了讓他們(men) 接受這一事實,需要對他們(men) 與(yu) 死者的關(guan) 係及其他有關(guan) 事件進行回憶。此時還要告訴他,哭泣、悲傷(shang) 、內(nei) 疚等等都是人在痛苦時的一種很自然的情感表現,不是軟弱,這是正常的。還告訴他們(men) 如果酗酒、自傷(shang) 、自殺等才是不正常的反應。而此時可以告訴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處理好與(yu) 死者有關(guan) 的消極情緒,將有助於(yu) 發現他們(men) 關(guan) 係中值得永遠懷念的一麵。在幹預中,可幫助他們(men) 分析,是否已盡了最大努力。讓他們(men) 學會(hui) 原諒自己,以積極的方式消除內(nei) 疚,改變不現實、不合理的信念。

  呂教授還指出在提供幹預時,有時會(hui) 遇到阻力,原因之一在於(yu) 他們(men) 認為(wei) 自己不應放棄悲哀。他們(men) 認為(wei) 如果悲哀的時間不夠長,或者悲哀的程度不深,就是對死者的不尊重,然後讓自己無休止地陷在悲哀之中。其實仔細想想,即便是死者也不希望我們(men) 永遠沉浸在沉重的悲哀中。此時應使他們(men) 了解到,從(cong) 悲哀中解脫,從(cong) 事其他有意義(yi) 的活動並不是對死者的背叛,緊接著要幫助他們(men) 投身新生活。逝者已去,我們(men) 要堅強地活著。

  健康心態紀念逝者

  受到創傷(shang) 後,每個(ge) 人表達悲哀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悲哀及創傷(shang) 後所產(chan) 生的自然反應都會(hui) 慢慢地減弱。隨著悲哀反應過程和幹預的進展,心理專(zhuan) 家將幫助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與(yu) 死者保持一種健康的關(guan) 係。要讓他們(men) 知道,現在已離去的親(qin) 人或朋友,永遠存在於(yu) 我們(men) 的記憶之中。呂教授指出,很多人都希望將創傷(shang) 事件忘掉,但這是一個(ge) 誤區。我們(men) 永遠都不可能忘掉創傷(shang) ,而我們(men) 要做的是逐漸淡化悲哀,積極地投入新的生活。在每年的創傷(shang) 事件的那一天,我們(men) 可以采取健康的行動去紀念逝者。

  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wei) 災害,都使許多人要目睹死亡及毀滅,會(hui) 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災難發生後立即進行災後心理幹預,可幫助幸存者和遇難者家屬最大限度地利用積極應付技能麵對和經曆痛苦過程,盡快完成善後事宜,對於(yu) 已經失去的,我們(men) 沒有回天之力。但麵對現實,我們(men) 應該有所為(wei) 。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