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麵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與寫作素質
課題研究報告
华体汇hth課題組 劉 成 執筆
內容摘要:本課題的研究旨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探索包容課內課外、多邊發散的語文教學新模式,麵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素質,並在研究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造性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探索研究、自主創新的能力。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口語交際,寫作素質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要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努力開發語文教學資源,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隻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去挖掘,語文學習實踐的機會時時都有。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在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如何適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對這個問題,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並積極地去探索。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對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今後工作和繼續學習,對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關於“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身體技能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的思想及素質教育理論的基本思想都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麵積提高學生素質。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生機勃勃,科學技術高速發展,電腦網絡廣泛運用,這無疑對未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紀的教育將麵臨挑戰,而語文作為各門學科的基礎,將麵臨更大的挑戰。當今語文教育教學的現狀雖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誤盡蒼生”,但“少慢差費”的情形卻實在堪憂。縱觀當今語文教研現狀,或隻在理論上提出構想,或隻在方法技巧上小敲小打,或隻側重於聽說讀寫的某一方麵,還沒有人去探索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構建一個整體的、立體多維的、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思路。
鑒於此,我們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和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的基本原理和毛澤東鄧小平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思想,以唯物辯證法、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學法為理論基礎,遵循“知能合一、知行合一”等規律,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強大功能,結合課內外語文活動,樹立語文教育整體觀念,麵向全體學生,實施全麵發展教育,積極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實現全麵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寫作素質和人文素質的教育教學目的,構想了這樣一個教研課題,期望能在高中語文教學領域中探索一條新路子。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強調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造性地獲取語文知識。
本課題在研究中,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參閱的資料主要是有關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語文教育研究方法、語文教學藝術等方麵的資料。在新課程改革方麵,參閱了《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等資料。國家教育部於2001年7月製定的《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有如下表述:“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要求,並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語文教學要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給語文教師提出了要求,要求語文教師要努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語文教學,創新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方麵,很多教育論著中,都談到了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如劉國正先生的“生活語文觀”等。論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語文教學的文章很多。 課題組成員先後在學校圖書館、赫山區圖書館、益陽市圖書館查閱了大量文獻。為搜集更全麵的資料,還利用假期、星期天等課餘時間進行了調查研究等。《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指出:語文教學必須“聯係現實生活,加強實踐,注重培養創新精神”,要“學習利用多種媒體,搜集處理信息資料”。語文的社會性、工具性,決定了語文與生活同在,這表明調動多種電化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課內滲透、課外延伸”是語文教育教學回歸本位的正確方向。現代“三論”原理,劉國正先生的“生活語文觀”,孫春成老師的“立體教學論”,為我們的“立體交叉、多邊發散”提供了理論基礎。陶行知的“先行後知”,魏書生的自學輔導法為我們的“師生互動、共同協作”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心理學中的感知規律、創造性思維理論、情感情緒理論和主客體關係理論是本課題的心理理論依據。
本課題研究的總目標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探索包容課內課外、多邊發散的語文教學新模式,麵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素質,並在研究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造性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探索研究、自主創新的能力。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為: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探索包容課內課外、多邊發散的語文教學新模式。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素質。3、課題組教師製作語文多媒體課件等,優化語文課堂教學,調動聲、色、光等現代化手段,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動手動腦,積極參與。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習用語言,發展能力,培養健全的人格。5、在課題研究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不斷創新,逐漸形成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勇於創新、善於動手的學習風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6、在課題研究中,力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因勢利導,激發學生樂於探究的持久性語文學習興趣。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因勢利導,激發他們持久探究的學習興趣。7、成立箴言文學社,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文學社社員開展活動,並出版社刊。8、本課題研究還將對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法進行提煉,並進行理論升華,以便在實踐運用中推廣。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為:1、探索建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包容課內課外、多邊發散的語文教學新模式。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素質。3、課題組教師製作語文多媒體課件等。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5、在課題研究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不斷創新,逐漸形成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勇於創新、善於動手的學習風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6、在課題研究中,組織學生開展小專題研究性學習,力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因勢利導,激發學生樂於探究的持久性語文學習興趣。7、成立箴言文學社,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文學社社員開展活動,並出版社刊。8、本課題研究還將對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法進行提煉,並進行理論升華,以便在實踐運用中推廣。
二、研究方法和過程
研究的方法: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本課題采用了等組實驗法,還采用了調查研究、理論聯係實際、個案跟蹤、綜合總結等研究方法。具體來說有:
1、文獻法。深入開展本課題的研究,需要掌握大量的語文知識,必須查閱大量的文獻。在研究中,對查閱到的文獻資料及時分類整理,以方便研究時使用。
2、實踐法。在課題研究中,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在語文活動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在課題研究實踐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
3、探究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本課題在研究的實施中主要是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引導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創造性地主動求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調查法。在研究中,采取問卷調查、個案調查等多種方法。
5、活動法。成立語文興趣活動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
6、總結應用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題研究活動,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提煉,進行理論論證,以便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研究的過程:
課題組製定了教改方案,深入學習新的大綱,鑽研新教材,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口語交際和寫作素質培養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申報、立項、分工,推進了教育教學研究,進一步完善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上了課題研究課及教研課,並寫出了一係列有深度的論文。深入開展了課外係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活動中創造。
研究計劃完成情況好。課題組組建了實驗陣地,建立了大型的綜合性文學社團——箴言文學社,其中包含社刊編輯、課件製作、電視廣播等部門。選拔培訓了人員:組織社團人員、競職選拔幹部、培訓有關專業人員。總結了教改研究中的成功經驗,進行理論升華,構築新的切實可行的語文教育教學的立體模式,並進行推廣。
課題研究步驟:
第一步:2000年5月——2002年5月
1、 製定教改方案。
2、申報,立項,分工。
3、組建實驗陣地:建立大型的綜合性文學社團——箴言文學社,其中包含社刊編輯、課件製作、電視廣播等部門。
4、選拔培訓人員:組織社團人員、競職選拔幹部、培訓有關專業人員。
5、初步開展有關活動:電化媒體教研教改係列活動、文學社係列活動、作文教研教改係列活動等等。
6、研究與總結:分專題研討若幹次,集中研討多次。撰寫專題研究總結,撰寫課題研究總結。
第二步:2002年5月——2004年5月
1、研透大綱和教材,進行多媒體教學研究。全麵開發多媒體製作平台,積極製作多媒體課件,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定期進行評比,及時總結製作課件的經驗與教訓。在上多媒體示範課。
2、有計劃、有選擇組織課外係列活動:深入展開文學社的采編、錄製、投稿、參賽和讀書閱報活動。
3、研究與總結:分專題研討若幹次,集中研討多次。撰寫專題研究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總結。
第三步:2004年5月——2005年9月
1、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研究,進一步完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上示範課,並寫出一係列有深度的論文。
2、深入開展課外係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活動中創造,感受自覺、自願、經常活動的妙處。
3、全麵總結教改研究中的成功經驗,進行理論升華,構築新的切實可行的“語文教育教學”的立體模式。並在教學實踐中推廣。
課題指導:本課題的研究接受湖南省電化教育館、湖南省教科院、省教育科研規劃辦、益陽市電化教育館、益陽市教科所、赫山區儀電站、赫山區教研室的指導,接受總課題組的指導。
課題組成員:課題主持人:劉成;課題研究成員:劉成、羅漢鑫、劉義夫、李建成、周明、蔡奇文、匡魏旻、熊世民、羅正傑、文輝、董雲、劉奇誌、熊愛良、羅欣歆。
課題研究人員負責的研究項目主要有:教研教改理論研究、課外活動指導研究、作文教學研究、多媒體教育教學研究等。
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做到了:1、參加本研究的同誌堅持定期進行了理論學習,積極更新教育觀念,不斷鑽研課件、軟件製作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熟練使用廣播、電視和課件等。積極向先進單位學習,借鑒他人經驗,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2、建立健全了教研教改製度,定期進行集體研究,探索課堂教學新途徑,定期主講教研課或示範課。隨時積累第一手材料,及時進行得失總結,積極撰寫教研教改論文,逐步完善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輔助語文教育教學的體係。3、正確誘導學生處理課內與課外、學習與活動、實踐與成長的關係,真正做到了讓學生自願參與、自覺活動、自能提高。
學生調查問卷情況分析:課題研究進行一年後,為檢測研究效果,進一步明確以後課題研究的方向,我們設計了學生調查問卷,以了解學生口語交際、寫作的現狀,確保課題組工作全麵開展。為統計方便,共調查學生100人,從實驗班到普通班都抽取了部分學生。回收有效問卷100份(調查統計表見附錄),調查情況分析如下:
1、語文教學中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選擇傳統教學的隻占10%,而選擇多媒體教學的占78%,隨便的占12%。
2、使用多媒體教學後,你對口語交際、作文課的興趣怎樣?
選擇最喜歡的14人,占總人數的14%;比以前喜歡多了的占52人,占總人數的52%;和以前差不多的34人,總人數的34%。
以上數據說明學生對閱讀、作文課的興趣較以前濃厚,也證實了在口語交際、寫作課堂教學中正確合理地使用現代教育媒體能帶給學生無窮的新鮮與新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采用媒體教學後你在上口語交際、寫作課時認真的程度?
很認真的24人,占總人數的24%;;較認真的45人,占總人數的45%;有時不認真的18人,占總人數的18%;經常不認真的13人,占總人數的13%。
這說明現代教育媒體聲、色、光的組合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他們始終保持一種投入的狀態。但學生的注意力缺乏持久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現代教育媒體還應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
4、采用多媒體教學後你能否理解口語交際、寫作課上所教內容?
全部理解的42人,占總人數的42%;大部分理解的44人,占總人數的44%;部分理解的10人,占總人數的10%;小部分理解的4人,占總人數的4%。
說明學生真正獲取的知識和教師達成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由此可見,現代教育媒體的使用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5、你覺得采用投影、錄像、多媒體等現代教育媒體對你的語文學習有幫助嗎?
選很有幫助的61人,占總人數的61%;有些幫助的23人,占總人數的23%,無所謂的有12人,占總數的12%,沒有幫助的4人,占總人數的4%。
說明投影、錄像、多媒體的直觀性、形象性、豐富性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要充分運用媒體資源的技術,完成教學型媒體到學習型媒體的轉變。同時也要防止濫用媒體,把運用現代媒體當做一種時髦,而不考慮實效。
6、對課堂上使用的投影、錄像、多媒體教材,你是否理解?
全部理解的67人,占總人數的67%;大部分理解的27人,占總人數的27%;部分理解的6人,占總人數的6%;小部分理解的沒有人。
說明實驗老師不但認識到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性,而且能考慮到媒體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基本上做到了從學生實際出發,把媒體流程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整合。
7、你認為多媒體教學對促進哪方麵的能力最為有用?
選口語交際的有26人,占總人數的26%;選寫作的有23人,占總人數的3%,選都有用的有48人,占總人數的48%;選都沒什麽用的有3人,占總人數的3%。
這說明口語交際這門課程更需借助媒體來設置情境,也因此更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你課後是否利用媒體進行口語交際與寫作活動?
經常的10人,占總人數的10%;有時的33人,占總人數的33%;從不的45人,占總人數的45%。
可見相對於以前而言,學生已慢慢形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能在課後主動地去搜集、組織信息,對課堂進行拓展學習。但受條件的限製,對媒體還利用得不夠,以後要想方設法多配置硬件,改善學習條件。
9、你對口語交際、寫作課的學習感興趣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麽?
認為有投影、錄像、多媒體看,老師上課生動的有51人,占51%;認為在實際生活中有用的34人,占34%;為應付考試而學習語文的有13人,占13%;認為開設了就不得不學的2人,占2%。
說明學生對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興趣濃厚,並能把這種興趣延伸到課外,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學生由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知識探索者。
10、你對以後你的口語交際與寫作能力有信心嗎?
選擇很有信心的有13人,占13%;;較有信心的64人,占64%;有點信心的21人,占21%;沒有信心的2人,占2%。
說明盡管學生對運用多媒教學興趣已明顯提升,但對學習效果並沒有很大的把握。這固然有課題研究時間不長,學生一下子難以全盤接受的原因,但也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課堂上不僅要有聲有色,同時也要注重實效。
口語交際、寫作教學應麵向學生,麵向社會,使之貼近學生的生活,深入學生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在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以現代媒體為教學環境下的口語交際、寫作教學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
從這份調查問卷可以看出,把現代教育媒體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去,不但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還能拓展語文教學內容及語文教學領域,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效益,使學生的各種思維受到啟發,得到發展。這將更加堅定我們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麵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與寫作素質》這個課題的深入研究。當然,在課堂教學中,現代媒體的使用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將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相結合,及時總結研究過程中的點滴收獲。
三、結果與分析
課題研究探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強化課堂教學,包容課外活動,探索立體交叉、多邊發散的科學的教育教學新方法,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構建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中學語文教學課堂新模式,構建了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訓練體係。
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師生互動,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真正實現師生雙邊活動,學生充當學習的主人。在課題研究中,我們積極運用 現代教育技術探索以創新思想為主導的五階段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導入、激思、探索、遷移、運用等這五個階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層層推進,形成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其特色在於適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其核心在於探索研究,其目的在於知識的運用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注重適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和諧愉快、發展個性的教學情境。我們還要求學生要寫閱讀筆記,寫研究感受,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整個研究中,學生的各方麵素質得到了全麵的發展。
1、通過對所集資料的整理分析,體會到了研究的艱辛,積累了許多課題研究的資料,這是課題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儲備。
2、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大提高了。
3、開發了教學創造力,使學生思維開放,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和創造的欲望。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教師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同時,教師不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自己的教學創造力,不斷推陳出新,大膽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開放學生的思維。
對個人而言,創造性是人的基本特征。創造力的核心在於創造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種新穎而有價值的思維活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積極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地去探求知識,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結合具體的課文,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巧妙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多思,培養學生主動質疑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將教學內容設計成直觀且學生易於接受的問題,去引導學生積極質疑,激發學生思維。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遵循學生認識能力的有序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層層遞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台階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使學生真正把知識領會。教師在提問時還應引導學生參與主動質疑,培養他們主動求知的習慣。
5、在本課題的研究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自主發展。素質教育的基礎性、全麵性、能動性原則,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麵向全體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開拓創新。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學生參與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如學生分組搜集資料式、學生相互合作參與形式,學生小組發現討論形式、分小專題聯合攻關形式、師生共同梳理知識形式、學生自我發現形式等等。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特別注意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引導學生深思質疑,參與提問,教師對閃現學生智慧火花的問題加以肯定。注意引導學生多參與課題研究,多閱讀現代教育技術著作,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師還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引導學生多講,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讓學生在講中磨練語言、磨礪思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寫讀後感,讓學生通過寫參與研究。在課題研究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了研究,便能有效地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
6、開發分析力、想象力,培養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培養寫作能力。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教師要重視開發學生的分析力、想象力。創造想象具有獨立性、新穎性、首創性的特點。創造想象對人類生活實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是各種創造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培養分析力、想象力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必須依靠良好的記憶,必要的研究手段或研究數據。從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方式看,思維有發散和聚合兩種。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吉福爾特提出的“智力三維結構說”中的觀點,發散思維是創造思維的核心,因為它可以從一個信息源輸出多種不同的信息,開啟分析力及多種多樣新穎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產生新的創造意識。
二、開展了語文小專題研究性學習,在研究性學習中注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在本課題研究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專題性的研究性學習。在研究性學習中,注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它是學習與課程的交互推進,超越了學科概念的體係,主張提出學生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獲得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獲得發展。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學生處於一種緊張、積極、活躍、興奮的狀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動性、參與性,因而有利於自我教育目標的實現、個性的發展、創造力的培養。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本課題探索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強化課堂教學,包容課外活動,立體交叉,多邊發散"的教育教學新方法;挖掘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突出了課外的文化教育,加強了口語交際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幻燈機、語音室、閉路電視和錄音錄像以及多媒體演播等技術的優化組合,引發興趣,渲染氣氛,創設立體情境,啟迪思維,師生互動,共同協作,共同探討,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全麵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素質;全力開發了多媒體製作平台,把信息技術、多媒體網絡技術與語文學習的內容、技巧,多邊思維等能力結合起來;以學校文學社、多媒體製作小組為主陣地,組織開展活動式、探索式、創造式等立體交叉的多元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確實能夠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四、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對課題研究進行了理論論證。
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是本課題的哲學依據。現代"三論"原理,劉國正先生的"生活語文觀",孫春成老師的"立體教學論",為我們的"立體交叉、多邊發散"提供了理論基礎。陶行知的"先行後知",魏書生的自學輔導法為我們的"師生互動、共同協作"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心理學中的感知規律、創造性思維理論、情感情緒理論和主客體關係理論是本課題的心理理論依據。
五、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文學社是本課題的試驗陣地。比如,語文新教材中關於寫作訓練中有"采訪"一個專題,為了進行有效的試驗,就發揮了社員們的特長,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麵的采訪競賽活動。經過了這樣的訓練之後,小記者們活動的積極性高漲了,能力也提高了,象這樣的采訪活動不需要老師跟隨,學生們就常自主進行,為廣播站提供現場報道。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素質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語文教學改革也嚐試到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為了引導社員們自主學習,自覺活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掌握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文學社發揮了軟件部的職能。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軟件部組織了電腦操作比賽、網頁製作學習、結合教學的軟件製作等活動。社員能夠在局域網內互相討論學習,在英特網上推介自己的文學社。
六、課題研究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後,教學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課題組人員完全明確自己研究的中心任務是探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麵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與寫作素質"的有效途徑。課題組所采用的方式是"全麵開花式":即就是人人動手研究,爭取人人都有一個方麵的收獲。比如自製多媒體課件,參與製作課件並實施教學的人員麵積達到研究人員的98%。隨時積累第一手材料,及時進行得失總結,積極撰寫教研教改論文,逐步完善語文教育教學體係。
七、箴言文學社活動豐富多彩,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學社"。
課題組組建的箴言文學社現有社員800多人,有指導老師8人,有特聘顧問《益陽日報》社副總編李雙建、編輯唐文高、益陽電視台李國輝等。文學社下設三個分社,活動開展經常,活動中注重現代教育媒體的運用,活動內容紮實,效果較好。兩年內組織大小活動100餘次,都是社團自主籌劃進行的,有很多影響力還不錯,曾被省市電視台采訪與轉播。自辦社刊《瑤華風》(後改為《龍嶺》),在全區、全市乃至全國影響較大,其中有50餘篇作品還被省市以上刊物或報紙轉載。2001年,文學社獲全國中語會授予的"全國優秀文學社"稱號,刊物《瑤華風》被認定為"全國文學社示範刊物"。箴言文學社的風采常被發行全國的一些刊物登載,如《中學生作文指導》2001年12期封二、《初中生寫作》2002年10期封三、《作文考試與指導》200年10期封三等都登載了文學社的事跡和活動照片。
八、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寫作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課題組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寫作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請《中國校園文學》雜誌社編輯部主任李賽運、全國漢徘詩協會會長、《 漢徘詩刊》主編鄧樂山、澳大利亞籍教師羅伯特夫婦、益陽市文聯主席謝梅城、益陽市作協主席伍振戈、《散文詩刊》主編馮明德、《益陽日報》的副總編李雙健先生、電視台的李老師等來校講課,將如何寫文學作品、如何寫新聞報道的問題,將生活素材的發現與積累問題,講得頭頭是道,並能結合實例,有理有據,有血有肉。特別是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在社員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過名家的指點,社員們啟發很大,把握了特有文體的寫作,推薦到報社、電視台的許多作品都被錄用。文學社社員已發表習作300多篇。教育部舉辦的"紅旗飄飄征文大賽"獲獎作品就有28篇,其中有12篇被選入《全國青少年大型有獎征文獲獎作品選》。
九、積極推廣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推廣效果顯著。
我校是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我校十分重視並給予重點扶持,從人、財、物等方麵保證了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由於措施得力,本課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課題成果得到了推廣。2002年11月,熊世民老師在湖南省第二期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上推介了課題的階段性成果,二十多所學校的省骨幹教師對此作了充分肯定。課題的研究成果在《益陽日報》、益陽電視台、益陽教育電視台等新聞媒體作過報道。
四、結論與討論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與寫作素質,引導學生參與研究學習,引導他們主動地去探索研究,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隻要努力探索,勇於創新,在艱苦的跋涉和辛勤的耕耘中不斷開拓,便一定能開創出語文教學的一片新開地。
研究結論:
1、要搞好本課題的研究,必須擁有豐富的精選的資料,並分類研究,分析整理,這是研究的基礎。本課題研究需要有大量的研究資料,所以資料的搜集整理是搞好研究的基礎。
2、實驗班級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經檢測明顯優於對照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確實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研究中,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求,能夠激發持久的學習興趣。實驗班在表達交流能力、積極參加課外實踐、綜合概括、歸納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方麵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3、在研究中,麵向全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4、在本研究中,學生的合作意識、交際技能得到鍛煉和培養。本課題研究強調參與協作,如小專題研究等。學生必須通過交流和互動才能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所以學生的合作與社交技能會不斷地提高。
5、本課題研究,滿足了學生平等參與、競爭成功的學習心理。在本課題研究中,學生的情緒體驗是愉悅的。平等參與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成功的自信,嚐試到成功的喜悅,發現了自我價值,學生已成為研究的主動者。
6、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時,要注意把握適度。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教師也要注意不可濫用,要把握適度,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教學功能。
7、本研究的實施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素質有有效的作用。
在研究實施中,學生通過讀資料、談感想、寫體會,提高了寫作能力。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有了主動學習的動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8、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總的來說,本課題的研究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確實使語文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在研究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造性地獲取知識,培養了學生探索研究、自主創新的能力,使他們各方麵的素質獲得了全麵發展。
研究討論:
本課題在研究實施中要注意三點:1、合理分配學習與研究的時間。調查研究、查閱文獻,必須利用假期、星期天及課餘時間。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一定要注意適度,不可亂用、濫用。3、要正確處理好雙基與能力的關係。知識、能力既有區別,又有聯係,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既要傳播必要的知識、技能,又要重視能力的培養,使兩者相得益彰。
本課題研究還有一些尚須深入研究的地方:對於課題研究資料,因人力、財力、時間所限,還要深入搜集,以使其更加豐富齊全;對激發學生持久性學習興趣的研究,還需長時間地跟蹤檢測,並及時根據檢測情況,進行研究調整;對小專題的研究,還可以設置得廣一些,使學生研究的覆蓋麵更寬;對在研究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具體方法,還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還可以自己多研究出一些具體方法;對研究中學生的情緒體驗、學習效率、創新能力、交際能力、合作協調能力等,還可以采用更多的檢測方法進行跟蹤檢測,並與對照班分析比較,及時調理,進一步深化研究;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的具體方法,還可以作進一步深入的研究,使方法更多更好。對所搜集的資料還須進一步整理形成體係,以便於更好地在教學中使用。
參考文獻:
1、曹明海.語文教育智慧論.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1。
2、張楚廷.教學論概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曹明海.新世紀語文教師發展叢書.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
4、程達.語文學科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程達.教學目標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6、周慶元,程大琥,張良田.簡明中學語文學科教育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
7、張良田.教學手段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8、周慶元.中學語文教學原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9、周慶元.語文教學設計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10、周慶元.中學語文教育心理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11、鄭希付,陳娉美.普通心理學.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 1997。
12、塗光輝.教育學.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
13、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4、王策三.教學論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15、王家政等.中學語文教學法教程.武漢:華中師大出版社,1993。
附錄: 學生調查問卷匯總表
題目 |
答案 |
人數 |
占總人數% |
備注 |
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較喜歡哪種 |
傳統教學 |
10 |
10% |
|
多媒體教學 |
78 |
78% |
|
隨便 |
12 |
12% |
|
采用多媒體教學後對口語交際、寫作的興趣怎樣 |
最喜歡 |
14 |
14% |
|
比以前喜歡多了 |
52 |
52% |
|
和以前差不多 |
34 |
34% |
|
采用多媒體教學後你上口語交際、寫作課的認真程度 |
很認真 |
24 |
24% |
|
較認真 |
45 |
45% |
|
有時不認真 |
18 |
18% |
|
經常不認真 |
13 |
13% |
|
采用多媒體教學後能否理解口語交際、寫作課所上的內容 |
全部理解 |
42 |
42% |
|
大部分理解 |
44 |
44% |
|
部分理解 |
10 |
10% |
|
小部分理解 |
4 |
4% |
|
現代媒體對語文學習是否有幫助 |
很有幫助 |
61 |
61% |
|
有些幫助 |
23 |
23% |
|
無所謂 |
12 |
12% |
|
沒有幫助 |
4 |
4% |
|
是否理解課堂上所用的投影錄像多媒體教材 |
全部理解 |
67 |
67% |
|
大部分理解 |
27 |
27% |
|
部分理解 |
6 |
6% |
|
隻理解小部分 |
0 |
|
|
多媒體教學對促進哪方麵的能力最為有用 |
口語交際 |
26 |
26% |
|
寫作 |
23 |
23% |
|
都有用 |
48 |
48% |
|
都沒什麽用 |
3 |
3% |
|
課後是否利用媒體進行口語交際與寫作活動 |
經常 |
12 |
12% |
|
有時 |
33 |
33% |
|
從不 |
45 |
45% |
|
對口語交際、寫作最感興趣的原因 |
有媒體上課生動 |
51 |
51% |
|
實際生活中有用 |
34 |
34% |
|
要考試 |
13 |
13% |
|
學校開設了不得不學 |
2 |
2% |
|
對以後自己的口語交際、寫作是否有信心 |
很有信心 |
13 |
13% |
|
較有信心 |
64 |
64% |
|
有點信心 |
21 |
21% |
|
沒有信心 |
2 |
2% |
|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麵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與寫作素質
問 卷 調 查
為了進一步推進語文教學改革,進一步優化教學手段,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我們特擬製本問卷調查,希望同學們據實回答。
1、語文教學中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a. 傳統教學 b. 多媒體教學 c. 隨便
2、使用多媒體教學後,你對口語交際、作文課的興趣怎樣?
a. 最喜歡 b. 比以前喜歡多了 c.和以前差不多
3、使用多媒體教學後,你上口語交際、作文課的認真程度
a. 很認真 b. 較認真 c. 有時不認真 經常不認真
4、使用多媒體教學後,能否理解口語交際、作文課所教的內容
a.全部理解 b.大部分理解 c.部分理解 d.小部分理解
5、你認為,現代媒體對語文學習是否有幫助
a.很有幫助 b.有些幫助 c.無所謂 d.沒有幫助
6、是否理解課上所用的投影錄像多媒體教材
a.全部理解 b.大部分理解 c.部分理解 d. 隻理解小部分
7、你認為多媒體教學對促進哪方麵的能力最為有用
a.口語交際 b.寫作 c.都有用 d.都沒什麽用
8、你課後是否利用媒體進行口語交際與寫作活動?
a.經常 b.有時 c.不
9、你對口語交際、作文課感興趣的最主要原因
a.有媒體上課生動 b.在實際生活中有用 c. 要 考 試 d.學校開設了就不得不學
10、你對以後你的口語交際與寫作能力有信心嗎
a.很有信心 b.較有信心 c.有點信心 d..沒有信心
合作愉快!非常感謝你的真誠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