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教學教研>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課題研究
在政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8 點擊數:8671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麵和諧發展和全麵提高素質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成分。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健康人格。
  當代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在學習、生活和自我意識等方麵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將會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會使中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在教學中,我比較注意心理健康的培養。例如,我在講“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一課時,設計了一個“信任背摔”的遊戲。這種遊戲危險性大,做起來有難度。但是在征求部分同學意見時,他們都說:一定沒問題!(這也是同學們自信心的一種體現啊。)為了防止摔傷,特意從體育組借來了海綿墊子。有4組(兩組男兩組女)同學在下麵接著,其他同學自願站到椅子上背摔。但是同學們提出,“都是自己人,我相信他們”而要求站到講台上背摔。我作為老師真的很緊張,擔心會有危險。而當我聽到他們這種氣勢磅礴的口號:“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我開始了!”“沒問題!!”時,真的給我信心:他們沒問題!全班同學在激情而又有序地進行著遊戲,最後以全體參與而告結束。老師在遊戲中早已體會到班級強大的凝聚力和同學之間友好和諧的人際關係。這種遊戲式的方法,能夠發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有益於健康活潑人格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強學生意誌力。
  心理學認為,意誌是有意識地支配、調節行動,經過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如果說,認識、情感主要關係到人的意識的形成,那麽意誌就是意識的能動方麵。它的特點表現為根據預定的目的對行為進行調節和控製。例如,學生勤奮學習,在知識的海洋中搏擊;戰士奔赴抗洪前線,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用壓倒一切的氣概與洪水搏鬥。他們的行動具有明確的目的,並戰勝了重重的困難,這就是意誌的表現。我在講“主觀能動性”時,就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意誌力的教育。在講“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時,我講了牛仔褲大王李維斯的故事,並引用他的格言:“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並讓同學們大聲地背了兩遍。它告訴同學們,在麵對困難時的積極的心態,以及勇氣和力量。我還引用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晚年在大學演講時所說的唯一的一句話,那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以此來激勵學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緩解學生內心壓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進入了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為了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或爭取更大的成功,競爭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承受著來自方方麵麵的壓力。有壓力是好事,它是你前進的動力源泉,同時壓力給人的身心又帶來巨大的痛苦,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在教學中,我曾經運用台灣大學心理係教授所列舉的23個題目對學生進行了測驗,結果有100%的同學都認為自己有壓力。於是,我就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對學生實施“放鬆療法”,它是行為治療的常用技術之一,非常便於操作。放鬆的順序是:手臂部——麵部——軀幹部——腿部。(注意教室環境和提示語的運用)一套訓練下來,緩解了學生的心理緊張感和身體的疲勞感。
  另外,在課堂上,教師盡量不要給學生製造不必要的壓力,用矛盾的觀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壓力辨證觀,幫助學生正視壓力。壓力對人既是威脅,也是挑戰。壓力充實了我們多姿多彩的人生,構成了我們有意義的生命曆程的華彩樂章。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