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世紀以“統編”或“試用”的名義,編寫出版的中小學美術“教材”和“教學參考”用書,都是以中、小學美術教師和美術教研員為主體進行的美術教學“改革”。因為中、小學美術教學僅僅是美術教育整體的基礎部分,在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互相並不銜節,沒有關於啟蒙——基礎——專業的整體美術教學改革的設計,沒有改革美術教育教學理論的研討和沒有明確進行美術教材與教學方法的改革目標,其結果都是不管你“教材”和“教學參考”怎樣變臉,最終都沒有可能擺脫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學的束縛。所以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一直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在以下幾個(ge) 方麵有了可喜的新變化;一是把過去從(cong) 未正視過的“兒(er) 童畫”納入美術課堂教學,步入了用最具有創造性的,把對人類認知發展具有重要啟蒙教育功能的“兒(er) 童畫”正式作為(wei) 美術啟蒙教學的途徑。二是開始注意美術與(yu) 其他各門學科的教學配合,特別是進行了把音樂(le) 和美術合二為(wei) 一的“藝術”課的教學改革實驗。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現了以專(zhuan) 家參與(yu) 編寫(xie) 中、小學的“美術”和“藝術”教材,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新局麵。專(zhuan) 家介入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他們(men) 就有了直接參與(yu) 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建設和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契機,站得高就能望得遠,這給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帶來了希望。但是,因為(wei) 中、小學美術教學不但是美術專(zhuan) 業(ye) 教學培養(yang) 美術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基礎課程,它還是培養(yang) 各行各業(ye) ,各門學科,各類人才啟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不僅(jin) 需要美術專(zhuan) 業(ye) 院校的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的參與(yu) ,當然還需要社會(hui) 各學界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的關(guan) 注。曆史上就有著名學者和美術家達.芬奇和哲學家盧梭等人,關(guan) 注過美術教學改革的先例。作為(wei) 倡導美術教學改革的領導部門,為(wei) 了確保美術教學改革的權威性,應該廣泛組織這樣的學術研討。
最近我有機會(hui) 在小學看到了兩(liang) 種版本的美術教學實驗教材及其實驗課,還在網上見到有關(guan) 改革實驗的議論,特別是從(cong) 山東(dong) 兒(er) 童中心李力加同誌的“實驗調研”和“目標與(yu) 現實之間”的實驗報導文章中,看到了實驗教學一線的教師們(men) 提出的疑難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問題我也曾經經曆和思考過,聯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導“發展式”美術教學改革實驗的經曆(詳見“中基網”改革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初步設想——兼談“發展式”美術教學改革實驗和實驗介紹),我認為(wei) 美術教學改革方案在沒有得到美術老師的認同和理解時,他們(men) 提出上述問題是很正常的。可是,作為(wei) 已經承擔實驗改革的一線老師如果還存有這些不解的疑慮,實驗教學就會(hui) 受到嚴(yan) 重的影響。
一九八零年我在大連市實驗小學指導實驗教師上實驗課時,也遭遇過很多聽課的美術老師和美術教研員同誌們(men) 的質疑。在大多數人還不了解“兒(er) 童畫”的發展規律和“兒(er) 童畫”的啟蒙教育功能時,他們(men) 提出的主要問題就是;
——為(wei) 什麽(me) 要打破常規,讓“兒(er) 童畫”進入美術課堂?
——不用美術教師教導,剛入學的小學生自己能畫出“兒(er) 童畫”嗎?
——美術教師在課堂中不“教”技術和知識,還要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在自由的“兒(er) 童畫”中能學到美術知識和技能技巧嗎?
在看到了兒(er) 童(學生)有自由表現的創造才能,看到了“兒(er) 童畫”作業(ye) 的藝術創造表現確實很精彩,看到了“兒(er) 童畫”的發展進步之後,他們(men) 提出的主要問題就是:
——“兒(er) 童畫”能永遠畫下去嗎?
——寫(xie) 生畫、記憶畫、想象畫、中國畫、圖案和手工藝課等都用不用教?怎麽(me) 樣教?
——美術教學怎麽(me) 樣發展?
受過傳(chuan) 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術教學訓練的美術教師,接受新的發展“兒(er) 童畫”的美術教學改革的理念,擺脫傳(chuan) 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學的常規,需要經過一個(ge) 從(cong) 理論——實踐的認識過程。所以我認為(wei) ,改革中、小學美術教學,必須首先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建樹改革美術教育教學的科學的、藝術的、係統的理論。改革美術教學的實驗,需要實驗教師理解與(yu) 掌握改革美術教學的基本要求。美術教學改革要在啟蒙教學中,通過發展“兒(er) 童畫”,達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表現才能的教育目標,就必須首先用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把受傳(chuan) 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縛的美術教師“解放”出來。
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建設,首先必須要有由啟蒙——基礎——專(zhuan) 業(ye) 美術教學整體(ti) 的改革理論的構想設計,進行改革美術教學選擇最佳教學途徑的理論指導。在實驗教師掌握了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之後,才可能調動與(yu) 發揮出一般人並不具備,隻有啟蒙美術教師才可能具有的藝術教育教學的職業(ye) 素養(yang) ,進行創造性的美術教學的改革。
其次,把“兒(er) 童畫”納入美術教學之後,要對“兒(er) 童畫”自由表現的各個(ge) 階段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對終止“兒(er) 童畫”自由表現的所謂“危險”階段的普遍規律,對兒(er) 童藝術表現與(yu) 心理發展的過程和對教學途徑與(yu) 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提出科學的教學方略和改革設想。要在“兒(er) 童畫”長期被封殺的美術教學中開辟發展“兒(er) 童畫”的教學途徑,改革成人化的教學模式,“理論”建設尤其重要。當前在小學進行的美術教學改革實驗中的“美術”和“藝術”等不同實驗版本的“兒(er) 童畫”教學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兩(liang) 種傾(qing) 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規教學的老路;二是 “自由化”,受“無輔導”或“隨意性”教學的誤導 ,根本沒有進行科學的教學引導。這兩(liang) 種傾(qing) 向的出現,都是美術教學理論建設匱乏的必然結果。
再者,在兒(er) 童畫的基礎上向寫(xie) 生畫和記憶、想象創作畫等基礎教學的引導、過渡和教學發展的途徑,還有美術與(yu) 音樂(le) 等其他學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須認真進行科學的理論研討的新課題。
中、小學美術教學改革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教學改革實驗隻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許失敗。任何改革設想和實驗方案都應該先進行廣泛的科學研討,再進行比較驗證和可行性的教學試驗。進行改革實驗需要選擇有改革要求的實驗教師,啟發他們(men) 靈活運用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要求,進行創造性的改革教學的實踐探索。指導改革實驗必須進行跟蹤指導,指導的方式要以創造性的、啟發式的“引導”和“建議”為(wei) 主,可以用“觀摩課”的研究學習(xi) 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切忌使用模仿性的“示範課”和“樣板課”的指導方式。。因為(wei) 促進發展學生的“創造性”的美術教學,隻有通過美術教師進行“創造性”的美術教學實踐才可能實現。所以,實驗指導教師要注意引導發揮實驗教師的創造性的才能。最好的美術教學改革實驗教師,最好的啟蒙美術老師,不隻是能畫出好畫的老師,還應該是最具“創造性”的、有多學科修養(yang) 的、多才多藝的老師。
因為(wei) 傳(chuan) 統的模仿性的美術教育和受多方麵的模仿習(xi) 慣的影響,不但我們(men) 的美術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習(xi) 慣於(yu) 模仿性的教學常規,其實在各行各業(ye) 的工作中也多是習(xi) 慣於(yu) 依賴、仿照、模仿式的工作。 缺乏“創造性”,思想不解放,創新才能被嚴(yan) 重束縛,是我們(men) 多數人普遍的遺憾。進行改革中、小學美術教學實驗,美術啟蒙教師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承擔的曆史使命——要用發展“兒(er) 童畫”作為(wei) 美術教學的啟蒙教學,用保護與(yu) 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表現的教學引導和心理訓練,實現促進學生發展創造性才能的教育目標。
美術教學改革實驗不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一輪的時間。在我們(men) 現在已經認識到培養(yang) “創造型 ”人才,必須用“創造性”教學改革“模仿性”教學的今天,就不應該允許美術教學再用“模仿性”教學封閉和束縛學生的“創造性”才能的發展。為(wei) 此筆者建議:在進行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研討與(yu) 教學改革實驗的同時,普通中小學應當開展以“形象記憶訓練”為(wei) 主的“記憶畫”教學和速寫(xie) 教學,作為(wei) 教學改革的過渡。“記憶畫”教學的教材可以隨意選擇生活中簡單的幾何形體(ti) 和複雜組合形體(ti) 的各種物象。它能夠適應城市與(yu) 農(nong) 村、班型大與(yu) 小、教師的專(zhuan) 業(ye) 水平的高低等不同的要求。學生的作畫工具可以自由選擇。組織教學,選擇教材都不太難。它對學生的注意、觀察、識記和創造性表現等心理素質和藝術表現的技能技巧都會(hui) 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它對於(yu) 轉變美術教師的教育思想,幫助他們(men) 重新認識與(yu) 發揮自己在美術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由教師主導的“傳(chuan) 授”知識和技術的“模仿性”教學,轉變為(wei) 由教師主導的“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識記、發現和創造性表現的“創造性”教學,操練進行吸引穩定的注意、培養(yang) 觀察要求、引導比較思考和識記與(yu) 創造性表現等心理訓練的教學方法等,將會(hui) 有重要的影響。自覺的把自己轉變成為(wei) 適應美術教學改革需要的美術教師,對於(yu) 大多數中、小學美術教師來說,這個(ge) “過渡”可能是非常需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