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具體(ti) 操作流程簡介
杜郎口中學位於(yu) 山東(dong) 省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鎮,1996年時,該校以亂(luan) 聞名,麵臨(lin) 即將被撤並的窘境。1997年始,在崔其升校長帶領下,該校針對課堂教學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從(cong) 而走出絕境。
該校改革采取了一種先動根後動梢的正常程序,從(cong) 改革評價(jia) 方式為(wei) 先導,考核教師以課堂教學的優(you) 劣作為(wei) 根本依據,衡量教師教學成績的重要指標是參與(yu) 課堂教學活動人數除以班級總人數的比例。基於(yu) “教育即解放,釋放人的潛在能力,挖掘人的差,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認識,對學生的課堂學習(xi) 評價(jia) 先後提出了“舉(ju) 手積極,聲音洪亮,辯論熱烈,爭(zheng) 問搶答,歡呼雀躍,多種角度,創新實踐,笑逐顏開,熱鬧非凡”、“敢問,敢說,敢爬黑板(敢在黑板上寫(xie) 出自己的想法),敢下桌討論”等標準,由此改革教學模式,逐步完善為(wei) “三三六”自主教學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xi) 三特點:立體(ti) 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xi) 三模塊:預習(xi) 、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xi) 交流,明確目標(目標由師生共同提教師初稿,學生補充出),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其改革教學的根本理念是“以人為(wei) 本,關(guan) 注生命”,據此提出了“為(wei) 學生的生命質量負責,為(wei) 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一切為(wei) 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應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
每一個(ge) 親(qin) 身感受過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氛圍的人都會(hui) 被學生們(men) 那前所未見的學習(xi) 熱情、熱烈的討論、毫無羞怯的展示以及大容量的課堂教學所震撼而感喟不已。在這裏,我把杜郎口中學 “三、三、六”自主學習(xi) 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具體(ti) 操作流程介紹給大家,為(wei) 老師們(men) 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改革提供借鑒。
1.預習(xi) 課
在杜郎口學校有這樣一條規定:沒有預習(xi) 的課不準上,同樣,沒有預習(xi) 好的課也不能上,預習(xi) 要至少占到課堂的百分之七十。可見,預習(xi) 課對杜郎口教學模式的重要。在預習(xi) 課中,教師首先分發預習(xi) 學案,學案的內(nei) 容包括:預習(xi) 重難點、預習(xi) 方法、預習(xi) 提綱、預習(xi) 反饋、預習(xi) 小節等,在課堂中的一般操作如下:第一,給學生五至七分鍾的閱讀文本知識的時間,在閱讀文本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如自己獨立閱讀,小對子比賽讀,小組討論交流,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讀,也可以到黑板上把重點知識標注下來,還可以到教室外麵去,幾個(ge) 同學在一塊交流、板書(shu) ,還可以到其他小組去,甚至有的同學利用教室內(nei) 的多媒體(ti) 上網查閱資料,利用圖書(shu) 室的圖書(shu) 查閱資料等等。第二,小組長帶領組員進一步細化預習(xi) 提綱上的知識點,並對課本上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疑,教師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導學生。學生也可以自由發言,向同學、老師提出不同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大約五分鍾的時間,第三:結合預習(xi) 提綱,教師分配學習(xi) 任務,為(wei) 下麵的預習(xi) 展示做準備,大約三分鍾的時間。第四:學生以組為(wei) 單位,把自己組分配到的任務進行文本知識的講解、分析、拓展,學生點評,教師點評大約十五分鍾的時間,第五:學生做一些典型題目進行預習(xi) 反饋,反饋一般以題目的方式進行,可分為(wei) 基礎闖關(guan) 和能力升級兩(liang) 部分。學生可以到黑板上板式,也可以是小組長進行抽查,教師抽查等等,並及時公布反饋的結果,對個(ge) 人、小組進行評比,一般用五至七分鍾時間。第六:課堂小節。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獲,還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發表不同的看法,師生共同互動。最後,教師綜合學生在本節課的知識掌握情況,對下一節課的內(nei) 容提前做好預設。
2.展示課
即展示預習(xi) 模塊的學習(xi) 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規律進行提煉提升,一般是遵循展示課上的六環節來完成的,先說一下展示內(nei) 容的選取,簡單的問題不展示,無疑問的問題不展示,展示的是重點問題,難點問題,有爭(zheng) 議的問題,一題多解的問題,能拓展延伸,提高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潛能的問題,體(ti) 現在預習(xi) 提綱上的多數是能力升級中的問題,也就是說,展示的問題不是預習(xi) 提綱中的所有問題,二是選取有價(jia) 值,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展示,展示過程如下:
(一)、預習(xi) 交流(一至二分鍾)。目的是鞏固解決(jue) 問題所運用到的知識點,為(wei) 學生順利的完成本節課的任務掃清知識上的障礙,一般這樣操作:以小組為(wei) 單位,將展示內(nei) 容中體(ti) 現的重點知識點,給學生2-3分鍾的討論、交流時間,外黑板檢測A或B組同學。
(二)、確立目標(一分鍾):基本知識鞏固之後,教師據此說出本節課的目標和重難點,展示課上的目標與(yu) 預習(xi) 課上的目標不完全不同,展示課上的目標除了基本知識與(yu) 基本技能之外,更側(ce) 重的是規律和方法的總結,以讓學生形成技能和技巧。
(三)分組合作(6-8分鍾):教師將本節課需要展示的問題分給六個(ge) 組,然後每個(ge) 組長負責再將任務分給組員,組員分工合作,一般分配原則是:中下遊學生講解、分析、優(you) 生點評、拓展,學會(hui) 把題目、分析、重難點(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等),在這個(ge) 環節需要注意的是:①各組任務盡可能的均衡,每個(ge) 小組分配任務的多少應根據題目的難易來確定,如果此題目有不同的做法,或能夠根據此題目進行拓展或延伸,或能夠進行變式訓練,一般是兩(liang) 組一題,如果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少,規律和方法較少則一組分一個(ge) 題目。②明確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有時間限製,學生就會(hui) 有緊張感,行動起來會(hui) 迅速一些,在課堂中經常采取評比、報道的方式,根據各組同學完成任務的快和慢,版麵設計的美觀情況對各小組進行排序,並加相應的十分、八分、六分、四分、二分、零分等。
(四)展示提升(20分鍾):通過分組合作對問題的再交流,學生對本組的問題進一步的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展示的過程是,一般是從(cong) 一組開始,到六組順次展示,也可以從(cong) 六組開始,對題目進行講解、分析,其他同學進行點評,說出此題所運用到的知識點、解題關(guan) 鍵點、易錯點、總結的規律,或由此題進行知識拓展、變式訓練等,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其他同學或教師給予解答等等。
在實際操作中,為(wei) 了增強學生展示的積極性、主動及精彩性,教師們(men) 通常采取各種評比方式,比如小組內(nei) 全員參與(yu) 的加五分;有開場白、過渡語的根據精彩性加五至十分;能主動參與(yu) 其他組的分析、點評的加十至二十分,能利用不同形式如順口溜、小品、歌曲等加二十至三十分等等。最後,根據各小組的得分進行排序,教師及時進行點評、表揚或鼓勵。
(五)穿插鞏固 (三分鍾):學生展示完後,給學生幾分鍾的時間對自己組沒有展示的題目進行疑難交流,重點是小組長對組員進行幫扶或檢測。
(六)達標測評 (5分鍾):可以是學生談收獲,大致內(nei) 容為(wei) “通過本節課,我學到了什麽(me) ,還有什麽(me) 問題,向其他同學請教”等,也可以是教師根據展示情況設置幾個(ge) 題目或問題進行單獨抽測並及時反饋課堂效果。
3.反饋課
新授課的反饋,一般當作下一節預習(xi) 前的一個(ge) 環節,教師抽取上一節課展示不理想或重、難點題目,反饋偏科生及待轉化生的掌握情況,也可選取與(yu) 其相類似的題目,考查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目的是查缺補漏,促進提高,是促優(you) 補差的一種好方法,注意:相鄰學生之間不完成相同的題目。各小組長上黑板上對自己組的板演同學分板塊進行指導,隨時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並在學生反饋完後,點評自己組員的板演情況,教師對於(yu) 出錯多的共性問題進行點評、強調,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或進一步訓練、強化一節課,或進入下一節課的預習(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