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開放,再開放
———來自茌平縣杜郎口中學創新課堂的報告
山東(dong) 教育記者 陳為(wei) 友 特約記者 孫登勇
第一次走進茌平縣杜郎口中學的教室,記者著實吃了一驚:課桌分六組集中排列,學生對麵而坐;教室的四周全是黑板,也沒有講台,使人分不清哪兒(er) 是前哪兒(er) 是後……
上課了,老師簡單的幾句話引導便引來學生熱烈的討論,有時是小組內(nei) 討論,有時是全班人都參與(yu) ;發言者真是隨便,不用舉(ju) 手,不用請示,站起來就說,有時呼啦站起來十好幾個(ge) ,誰的嗓門大,誰就算爭(zheng) 取到了發言權;老師在同學間走來走去,時不時地提個(ge) 問題,出個(ge) 難題,引來的又是新一輪的熱烈討論;當有人到黑板上演算或講解題目時,教室裏就更熱鬧了,站著的,跪在凳子上的,坐到課桌上的,跑到前麵蹲著的,坐在地上的,形形色色,花樣迭出;進入個(ge) 人練習(xi) 環節,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場,黑板不夠用了,一些學生幹脆蹲在地上寫(xie) 寫(xie) 畫畫……
不論何時,隻要你來到這個(ge) 偏僻的鄉(xiang) 村學校,教室裏,充斥你的耳鼓,撞擊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靈的,一定是這樣生氣勃勃、活力四射、充滿競爭(zheng) 、個(ge) 性張揚的讓人激動的場麵。這就是杜郎口中學的創新課堂。
2005年11月12日,“全省農(nong) 村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現場會(hui) ”在杜郎口中學召開。20多個(ge) 教學班同時開放,整整一個(ge) 下午,600多名會(hui) 議代表穿梭在不同的教室之間,他們(men) 無不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課堂上,學生或表演,或辯論,或歌唱,或朗誦,或講解;小組展示,不拘一格,個(ge) 人展示,獨具特色,畫圖、粘貼、勾勒、證明,排列、組合、演示、實驗、即興(xing) 表演或演講應有盡有;說學逗唱,摸爬滾打,“十八般武藝”競相輝映,隻要你有潛力,有欲望,無所不能,盡情發揮。
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光華在深入課堂聽課後,激動地蹲在地上和學生交流。淄博張店七中的一位叫馮(feng) 曉鈴的女教師被杜郎口中學敢於(yu) 挑戰傳(chuan) 統的精神所感動,參觀學習(xi) 過程中,悄悄的為(wei) 一名家庭貧困的學生捐款百元。
教育界專(zhuan) 家稱杜郎口中學的創新課堂是“農(nong) 村教育的一場革命”。
與(yu) 會(hui) 代表將其總結為(wei) “國際視野,本土行動”。
大家一致認為(wei) ,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jin) 改變了傳(chuan) 統的教學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培養(yang) 什麽(me) 人的問題上,有了一個(ge) 大的突破。
會(hui) 後僅(jin) 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時間裏,來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xi) 者已達24000多人次,有時候一天就有700多人。
要深入了解杜郎口中學的創新課堂,必須從(cong) 校長崔其升說起。
一句氣話,催生一項改革
1997年4月,時任杜郎口鎮聯合校業(ye) 務副校長的崔其升,被縣教育局調到杜郎口中學任校長。
杜郎口中學地處茌平縣最東(dong) 端,半步之遙就是德州市齊河縣。當時的情景可概括為(wei) :班子不思進取,教師人心渙散,學生厭學嚴(yan) 重,家長怨聲載道。許多學生紛紛離鄉(xiang) 轉學,甚至本校教職工的子女都要到別的學校就讀。有一次,省市縣三級領導冒雨檢查指導工作,到了學校,淋在雨中的十幾個(ge) 人,還要到處去找校長。有關(guan) 領導幾次下決(jue) 心要撤並這所瀕臨(lin) 絕境的學校。
聽說崔其升要接這塊“燙手的山芋”,最了解學校情況,一直在學校擔任政治教師的妻子高俊英,一改過去溫和恭順的脾氣,火苗子騰地竄了起來,斬釘截鐵,堅決(jue) 不答應丈夫接手這件事。她知道,這個(ge) 爛攤子不好收拾,丈夫又是個(ge) 直性子,火暴脾氣,看到不順眼的歪歪事就好爆發,容易得罪人,弄不好,萬(wan) 一栽了跟頭,怎麽(me) 收場?為(wei) 此,師範學校同班同學戀愛結婚的兩(liang) 口子,頭一回紅臉吵架,鬧得不可開交,還摔了盆子砸了碗。
但是,土生土長的崔其升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他苦口婆心地勸妻子說:“咱們(men) 都是教師,又都在自己的家門口工作,教不好孩子,咱不唱對不起黨(dang) ,對不起國家的高調,就連生養(yang) 自己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也對不住,良心上有愧啊!過去,沒有機會(hui) 幹校長,咱還能裝聾作啞,現在,領導上信任咱,同誌們(men) 也熱切期待,咱自己再打退堂鼓,就是愧對良心,愧對親(qin) 情。地誤一茬,人誤一代。這樣的時候,咱有力不出,能做不做,就是對鄉(xiang) 親(qin) 、對孩子、對社會(hui) 的犯罪!”一席入情入理的話語,說得妻子啞口無言。
然而,妻子還是為(wei) 他揪著心。前幾年,由於(yu) 工作壓力太大,30多歲的崔其升便患上了糖尿病,每天需要服用大量的藥物降低血糖,時至今日,病情仍然不穩定。
懷著一腔熱忱,崔其升開始了他的創新旅程。
轉眼一年過去了。1998年8月,新學期開始,雄心勃勃的崔其升感到了莫大的壓力:經過一年的拚搏,學校管理初步走上了正軋,可是在課堂教學上卻幾乎沒有多少變化。那些天,他吃飯不香,躺在床上也睡不著,腦子裏全是“為(wei) 什麽(me) ”“怎麽(me) 辦”。終於(yu) ,他想明白了:“窮則思變!”既然學校已經走到了死胡同,與(yu) 其像過去一樣坐以待斃,不如來個(ge) 徹底的變革。老路子不行,必須另辟蹊徑。可是路在哪兒(er) 呢?
學校的現狀就是這樣,辦學條件簡陋,除了擁有基本夠用的平房校舍外,內(nei) 部設施幾乎沒有一樣現代化的東(dong) 西,微機室、多媒體(ti) 教室、電子備課室更無從(cong) 談起,能稱其為(wei) 電器的隻有照明的燈具。師資隊伍更是參差不齊,由於(yu) 位置偏僻,已經很多年沒有新鮮血液補充,現有的教師年齡老化,學曆結構複雜,上課方法陳舊。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老師,上起課來,狀如樹幹,舉(ju) 止單一,話似白開水,枯燥乏味。課堂上,死氣沉沉,表麵上看起來秩序很好,實際上,學生的思想早開小差到了“爪哇國”,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桌底下,你搗我一下,我踢你一腳,尋開心,鬧著玩。
一連許多天,崔其升拎著個(ge) 板凳四下裏聽課,課後還和學生交談。也許是校長的誠意打動了學生,他們(men) 對他無話不談,有的還語出驚人:“老師講的課,還沒我們(men) 自己講得好呢!要他們(men) 幹什麽(me) ?”
就是學生的這句氣話,使崔其升茅塞頓開:是啊,既然新教師來不了,老教師走不了,遠水不解近渴,何不就按學生的想法試一試?
心裏沒底的他,先將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訴了妻子,讓她幫著參謀參謀。一聽這話,妻子嚇了一大跳,大聲斥責他說:“開什麽(me) 玩笑,你這不是拿孩子們(men) 的前途命運鬧著玩嗎?如果學生自己能教自己,還要老師幹什麽(me) !趁早收起你的心,不要玩那些花花樣,還是實打實地幹點事。”幹什麽(me) 事都愛較勁的他,關(guan) 鍵時刻,又使出了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倔脾氣。他想:小時候,常聽大人們(men) 講,過去有的私塾先生學問淺,怕上課濫竽充數露了餡,就叫學生代替自己講課,結果,看不出破綻的孩子們(men) ,學得還很好。現在,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不能嚐試一下?說不定效果會(hui) 很好。
他開始悄悄物色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因為(wei) ,這樣做畢竟帶有很大的冒險性,不要說老師不願當試驗者,學生也肯定不願當這個(ge) 試驗品。但是,不徹底搞個(ge) 大動作,出路又在哪裏呢?帶著這種樸素而又急切的想法,經過翻來覆去的篩選,人選終於(yu) 找到了,就讓教學成績最差的那位老師先下水。
這件事情想著容易,做起來難。既不能給老師和盤托出想法,怕傷(shang) 了他們(men) 的自尊,還要讓老師明白自己的意圖,更要顧及到社會(hui) 影響,這畢竟是學校,牽扯千家萬(wan) 戶,涉及孩子們(men) 的前途命運。為(wei) 了暗中幫助這位老師,完成好這個(ge) 關(guan) 係到學校前途命運的大事,他經常以深入課堂聽課的名義(yi) 給這個(ge) 老師當助手,節骨眼上,他就用商量的口吻對這個(ge) 教師說:“先讓學生自己講講怎樣?看他們(men) 預習(xi) 得好不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他發現這個(ge) 班的學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初試有成,崔其升不免心中竊喜。
於(yu) 是,實驗進入第二個(ge) 環節,一場教學革命的風暴在這裏悄然興(xing) 起。
搬走講桌,舞台還給學生
回憶起當初全麵開放課堂的情形,老師們(men) 無不感慨萬(wan) 千。
剛開始,首先在學校領導班子內(nei) 部醞釀此事。為(wei) 了統一思想認識,班子會(hui) 一開就是幾個(ge) 小時,不管校長講什麽(me) 樣的道理,大家就是不表態,他們(men) 想:我們(men) 跟著你幹工作,不求有功,但決(jue) 不能有過,不能背千古罵名,誤人子弟,做曆史的罪人。
別人不能推行自己的主張,崔其升就讓自己的妻子率先實踐。對這種課堂改革,雖然妻子心裏也是一百個(ge) 反對,但是,看著丈夫日漸消瘦的麵孔,瞅著他真心實意為(wei) 改變學校麵貌操心費力的那股子韌勁,在選擇的天平上,她還是偏向了丈夫,不再以自己是全市最早的教學能手而據理堅持。在有些前途未卜的事情麵前,往往占上風的都是濃濃的情字。
在她的影響下,學校領導班子的思想也慢慢開始融冰。為(wei) 了改革穩妥,不起大的波瀾,崔其升決(jue) 定緩步前進,分層實施。在杜郎口中學,領導班子成員全部兼課,他們(men) 帶頭上示範課,然後,選取學科帶頭人或教學骨幹上公開課,最後,全體(ti) 教師上達標課。
剛開始,他們(men) 大膽提出“0+45”的目標要求,即:課堂上,把時間全部還給學生,提倡老師少講或者不講。為(wei) 了全麵推行這種做法,學校甚至采取了強製措施,發現有人超時講課,不但進行經濟處罰,還要給予停課兩(liang) 周的處理。有個(ge) 思想轉彎較慢的數學老師,直到連續兩(liang) 次被罰停課,才徹底改變教學方法。
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他們(men) 的教學改革也隨之補充、完善、提高。“0+45”也變成了“10+35”。
再後來,他們(men) 的這種做法發展成為(wei) 現在的“三三六”自主學習(xi) 模式,即:
三個(ge) 特點:立體(ti) 式、大容量、快節奏。
立體(ti) 式——目標任務三維立體(ti) 式,任務落實到人、組,學生主體(ti) 作用充分發揮,集體(ti) 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為(wei) 基礎,拓展、演繹、提升,課堂活動多元,全體(ti) 參與(yu) 體(ti) 驗。
快節奏——單位時間內(nei) ,緊扣目標任務,周密安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三大模塊:預習(xi) —展示—反饋。
預習(xi) ——明確學習(xi) 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
展示——展示、交流預習(xi) 模塊的學習(xi) 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反饋——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xi) 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ti) ”,讓他們(men) 說、談、演、寫(xie) 。“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六個(ge) 環節:預習(xi) 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xi) 交流、明確目標環節——通過學生交流預習(xi) 情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xi) 目標。
分組合作——教師口述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nei) 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xi) 任務進行講解、分析。
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xi) 任務進行鞏固練習(xi) 。
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xi) 任務的掌握情況。
措施有了,怎麽(me) 落實,用什麽(me) 做保障?改變傳(chuan) 統的課堂評價(jia) 機製,超常規發展。關(guan) 鍵時刻,學校明確提出: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留給教師,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怎樣動起來?怎樣活起來?這的確是一個(ge) 聽起來簡單,做起來複雜的事情。
“那時候,我們(men) 不敢明著頂,就暗地裏抗。”現在的教學骨幹、當時反對呼聲最高的數學教師徐利,提起話題,依然滔滔不絕。“老師不講,學生能會(hui) 嗎?”徐利老師幾次找校長理論。找校長不行,心急火燎的他,就走夫人路線,關(guan) 切地對高俊英老師說:“你可要給校長把好舵,別讓校長逞一時之能,犯終生錯誤,收不了場,到時候哭都沒地方。”
“什麽(me) ‘0+45’,純粹胡鬧,我們(men) 教了半輩子書(shu) ,沒聽說過這樣大膽的事。”聽到校長在全校教學工作會(hui) 上公開提出這樣的要求,校園裏立刻開了鍋。那段時間,縣教育局、聊城市教育局還有新聞單位幾乎每周都要收到反映崔其升問題的群眾(zhong) 來信。
“真是自己錯了嗎?”看到自己這麽(me) 不得人心,遭到這麽(me) 多人反對,崔其升開始也有點動搖。可是,一想到不改革學校就不能發展,不創新學校就沒有前途,不堅持就會(hui) 前功盡棄,重蹈過去的覆轍,他的心又硬了起來。他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堅定地認為(wei) 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持。
為(wei) 了“剝奪”教師對課堂的主宰,崔其升砸掉了所有教室的講台,搬走了所有的講桌,改變了千百年來學生麵對先生的課桌擺放形式,實行桌對桌,麵對麵,讓教師融入到學生當中,讓學生能夠充分地交流、合作。學校還明文規定,如果發現課堂上誰給學生多講,就算違規,考核中給予減分處理。即使這樣,有些心懷疑慮的教師,還是偷偷地給學生講解。為(wei) 了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學校甚至采取了“株連製”,發現一名教師違規教學,班主任、年級主任、學科組都要受考核減分的處罰,這樣,才慢慢糾正了老師滿堂灌而效果甚微的現象。感受到課堂改革陽光雨露的學生,長舒一口氣,慨歎說:“我們(men) 再不是背書(shu) 的機器、被填的鴨子了。”
和崔其升吵得最凶,現在嚐到甜頭最大的本家姊妹、英語老師崔淑君感觸最深。為(wei) 了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講課,為(wei) 了能長時間占領講台,崔淑君老師不止一次地找到校長哭鬧,焦急地說:“別的學科不講、少講,學生可以通過使用其他輔助資料彌補。英語學科不講能會(hui) 嗎?”原來每次考試成績都很差的英語教師朱偉(wei) 利,更是牢騷滿腹地議論說:“本來俺的教學成績就差,這樣做更沒有出頭之日,誰教英語算是倒黴透頂了。”
為(wei) 了讓普通教師堅定課堂創新的信心,崔其升要求每位領導班子成員都必須兼任一門課程,並且和老師同樣進行業(ye) 務考核,每周還要上一節示範課、公開課,不要條條框框,不要形式主義(yi) ,要的是課堂效果,要的是把舞台還給學生,把發揮的空間留給教師。他們(men) 把課堂氣氛是否活躍、課堂形式是否活潑、學生互動是否強烈作為(wei) 課堂評價(jia) 的標準。崔其升說,我們(men) 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ang) 成自主自信、勇敢有為(wei) 、敢於(yu) 創新、團結合作、樂(le) 於(yu) 奉獻的人。
隨著課堂氣氛的活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杜朗口中學的創新課堂開始漸入佳境……
正是這種被好多人挖苦為(wei) “放羊式的教學方法”,其中卻蘊含著無窮的奧妙和樂(le) 趣。
請看那一堂堂激動人心的教學場麵吧。
一堂常被稱作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在這裏卻上成了情趣昂然的情形劇。隨著老師引導點撥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情緒一步步被調動起來,他們(men) 可以用快板、小品、講笑話等形式表述,也可以臨(lin) 時自編自導課堂劇。孩子們(men) 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爭(zheng) 搶著表述自己的意見。一道數學題,學生居然說出了11種解法。試想,如果不是采取這種無拘無束的開放性教學方法,單憑老師一個(ge) 人,絕不會(hui) 想出11種解題方法。
過去的曆史課,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拚命地記,結果,學生真正的收獲卻很少。現在,放開課堂,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學習(xi) 、思考,在收獲課本知識的同時,學生還收獲了許多視野之外的東(dong) 西。比如,有一次,曆史老師在講到有關(guan)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一個(ge) 學生就大膽反駁教師,並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他說:“這件事並不是壞事,卻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它可以激勵我們(men) 提高警惕,防止曆史的悲劇重演。”如果不是開放課堂,學生聽到的可能隻是老師的一種聲音。
地理課是老師們(men) 認為(wei) 最不好講的,可是,他們(men) 通過預習(xi) 交流、展示反饋,課堂變得十分活躍有趣。通過課前查閱大量資料,學生除了掌握課本知識以外,還了解了許多當地的風俗民情、人文景觀、生存環境,環保力度等。
再看這節語文課吧,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習(xi) 小組的同學居然采取奏樂(le) 、伴舞的形式表演朗讀,這樣,不但增加了效果,活躍了氣氛,更有助於(yu) 學生對課文內(nei) 容的理解和把握。這種獨特的教學方法,如果不是具備這樣的開放課堂,絕對是不會(hui) 允許的。這節普普通通的語文課,融入的卻是音樂(le) 、舞蹈、表演等綜合內(nei) 容,培養(yang) 的是學生方方麵麵的綜合素質。就連對課文內(nei) 容的概括總結,他們(men) 也不要求學生一種模式,無論用詩歌,還是用演唱,還是引經據典,隻要能完整表達意思,老師都許可。在這裏的課堂上,完全沒有了傳(chuan) 統意義(yi) 的教學過程。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培養(yang) 學生能力,張揚學生個(ge) 性,體(ti) 現出的是“我參與(yu) ,我快樂(le) ,我自信,我成功”。
在杜郎口中學,所有的課都是這麽(me) 生動有趣,每一個(ge) 課堂都立體(ti) 式開放。學生的名言是: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命運我掌握。目前,他們(men) 日接待外地參觀學習(xi) 者數百人,每一個(ge) 學生的出色表現都令他們(men) 瞠目。連尼日利亞(ya) 的外籍教師來學校聽課時,孩子們(men) 都敢主動和他用英語交流,這位黑人教師驚喜地豎起拇指,一個(ge) 勁地“ok,ok”。
引領點撥,教學正本清源
課堂開放了,學生開放了,教師怎麽(me) 辦?放!這就是杜郎口中學的氣魄和做法。
無論教學形式,還是教學方法,全部由教師自己視情況處理,學校隻掌握統一的教學進度,負責提供後勤保障。在這裏,隻要有利於(yu) 學生學習(xi) ,有利於(yu) 學生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老師都可以大膽地嚐試。在每周的“教師業(ye) 務論壇”上,老師們(men) 人人發言,交流上課心得和體(ti) 會(hui) ,相互彌補教學中的失誤和不足,探討研究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寫(xie) 出詳細的論壇報告,交給學校保留存檔。現在,他們(men) 又提倡教師每天寫(xie) 拓展日記,及時發現糾正教學中的不足。
有人可能會(hui) 有這樣的疑問,這樣的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嗎?還需要教師備課嗎?教師在課堂上一定會(hui) 很輕鬆。其實,恰恰相反,這種教學模式,不但需要教師備課,而且需要備課更充分,掌握的資料更豐(feng) 富。因為(wei) ,每班幾十名同學,他們(men) 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獲取相關(guan) 的知識和信息,沒有充分的準備,課堂上不但不能很好地點撥、指導學生,關(guan) 鍵時候可能還會(hui) 成為(wei) 學生的“俘虜”。
語文教師徐立峰就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在講魯迅的《故鄉(xiang) 》時,學生不僅(jin) 掌握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有的同學還查到了兩(liang) 副哀悼魯迅的挽聯“著作最謹嚴(yan) ,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蔡元培)“譯書(shu) 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呐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cong) 此感彷徨。”學生向老師發問有關(guan) 的問題,未曾見到過這樣內(nei) 容的老師,被問得措手不及。數學老師劉桂喜也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事。一次,上數學展示課,黑板上,一個(ge) 學生的解題方法,老師不但沒想到,而且,剛開始還理解不了。於(yu) 是,她就虛心地對學生說:“老師沒想到這種方法,也沒理解,請你再講一遍好嗎?”直到學生又重複講了一遍,老師才徹底明白。
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被公認為(wei) 是農(nong) 村中學中最薄弱的學科。不用老師講解,英語怎麽(me) 學?開放的課堂,不是老師不講,而是提倡老師少講,精講,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xi) 時間。隻要老師把知識點講清,把難點講明,學生在合作學習(xi) 中便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完成得盡善盡美。有一句學生名言很能說明這一點:“給我一次機會(hui) ,還你一個(ge) 驚喜。”在“全省農(nong) 村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現場會(hui) ”上,一名初三年級的學生,竟然用英語和省教研室英語教研員高洪德即興(xing) 交流起來,盡管學生的問題還很膚淺,發音也不是十分的標準,但是,這畢竟是一群生活在閉塞偏僻的農(nong) 村角落的孩子,麵對數百名來自全省不同地方的與(yu) 會(hui) 代表,發出的令人驚喜的信號。即使是從(cong) 小生活在大都市優(you) 越環境中的孩子,麵對如此場麵,表現又會(hui) 怎麽(me) 樣呢?
杜郎口中學的創新課堂可以用三句話概括:動態的課堂、情感的課堂、成果的課堂。動態的課堂,就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組組之間、男女之間、優(you) 差之間,全方位、立體(ti) 式互動,讓課堂真正成為(wei) 愉快求知的殿堂。情感的課堂,就是讓學生沉浸陶醉於(yu) 教學情境之中,浮想聯翩,聲情並茂。何海燕老師在講《天下父母心》一文時,由於(yu) 情感過分投入,學生們(men) 被感動得泣不成聲。成果的課堂,就是做到學以致用,要有精品意識,要求每節課後,學生都要做成果記錄,在日積月累中提高自己。
開放的課堂放飛著學生的理想,老師們(men) 也同樣伴隨著開放在成長。看看他們(men) “教師業(ye) 務論壇”所討論的題目,你就會(hui) 感受到老師們(men) 的收獲:“我的課堂程序與(yu) 學生活動”“我的工作態度與(yu) 質量關(guan) ”“談預習(xi) ”“有感於(yu) 學生評教”“我與(yu) 榜樣的差距與(yu) 對策”“怎樣看待別人提不足”“我對上過的一堂課的回顧與(yu) 反思”……
天高地闊,鳥兒(er) 自由飛翔
開放的教學模式,學生最大的收獲是什麽(me) ?崔其升說,挖掘的是孩子的潛力,培養(yang) 的是勇氣,張揚的是個(ge) 性,奠定的是信心。
劉曉曉是初二年級的一名女生。去年10月,省教育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馬釗率領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省教育學院、聊城大學等單位的數十位領導專(zhuan) 家來杜郎口中學調研。下課鈴響過,已經走出教室的馬釗,突然被從(cong) 後麵趕上來的劉曉曉叫住,“老師,我采訪您一下好嗎?”劉曉曉的這個(ge) 大膽舉(ju) 動,不僅(jin) 使馬釗一愣,其他的聽課者也好長時間沒有回過神來……
劉曉曉告訴記者:“其實,我原來是一個(ge) 性格非常內(nei) 向的女孩,不願和家長交流,也不願和同學、老師交流,隻願意一個(ge) 人坐在那裏發呆。自從(cong) 升入初中,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培養(yang) 下,不但性格開朗了,好搶著回答問題了,而且學習(xi) 成績直線上升,由過去的下遊到保持在了班內(nei) 前一二名,還最願意和別人交流。那天向領導提出要采訪,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麽(me) 回事,隻是看著他很親(qin) 切,很有風度,所以願意和他多交流。”
有個(ge) 叫劉英的學生,從(cong) 小父母離異,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她養(yang) 成了怪異、孤僻的性格。可是,自從(cong) 升入初中以後,在這種開放教學模式的熏陶感染下,她的性格和學習(xi) 成績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不但非常愛說話了,還特別有責任心,有集體(ti) 榮譽感,對班裏的事情特別關(guan) 心,同學們(men) 都親(qin) 切地叫她“編外班長”。
李楠是個(ge) 有殘疾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會(hui) 有自卑感或被同學歧視,但是,在這個(ge) 學校根本不存在這一點,據他的任課老師講,每次展示課上,他搶答的次數最多。
在去年升入茌平一中高中的前100名學生中,杜郎口中學輸送的學生就占了21名,有的學生由於(yu) 已經不適應過去傳(chuan) 統的教學方法,直接找到校長提意見,要求學校改革教學方法。
語文課上,讀了《我的思念是圓的》一文,商洪雲(yun) 、商寧寧同學寫(xie) 了一首詩,題目叫《母愛》:
十月懷胎,是您生育了我/苦口婆心,是您養(yang) 育了我/您是溫柔的/溫柔得如一泓春水/滋潤兒(er) 女的心田/您是美麗(li) 的,美麗(li) 如一塊磐石/雷擊不垮,雨打不爛/您是善良的,善良如純潔的安琪兒(er) /與(yu) 人為(wei) 善是您對我諄諄的教誨/是您/輕吟搖籃曲/滿足地看著我進入夢鄉(xiang) /是您/精選大量書(shu) 本滿足我求知的欲望/是您/耐心對我講生命的真諦/教我擺平人生天平上的砝碼/在您的節日裏,請接受孩子最熾熱的愛意/它不是鮮花/卻同樣發出麝蘭(lan) 般的馥鬱
我們(men) 不能刻求這些稚嫩的聲音多麽(me) 完美,但是,他們(men) 折射出的卻是心靈深處的聲音。如果不是開放的課堂,不是開放的校園,課堂上,我們(men) 能聽到這樣的聲音嗎?
高俊英老師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她課堂上批評錯了一位同學,課下發現自己錯了以後,主動找到這個(ge) 學生,並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公開承認錯誤,感動得所有學生都熱淚盈盈。
老師的言傳(chuan) 身教,同樣培養(yang) 了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課堂上,學生不但回答正確的答案,有的同學還搶著回答自己為(wei) 什麽(me) 錯了,提醒同學們(men) 今後別再犯類似的錯誤,走同樣的彎路。
這樣的教育環境,這樣的育人氛圍,不正是創建和諧社會(hui) 所需要的音符嗎?
如今,人們(men) 都在追求愉快教育、快樂(le) 學習(xi) ,走進杜郎口中學的校園,你一定會(hui) 有很深的體(ti) 會(hui) ,濃濃的校園文化氣息渲染出他們(men) 的辦學宗旨:自主自信、自強不息的性格;勇敢有為(wei) 、探索創新的精神;團結合作、服務奉獻的品質。在很多學校中,牆上張貼的都是名人名言,在這裏,卻是配有每個(ge) 學生自己照片的心裏話,每個(ge) 學生都是校園的主人,每名學生都是學校的名人。師生相互尊重,學生相互激勵,平等友愛。
當人們(men) 為(wei) 高分低能的書(shu) 呆子而慨歎時,當人們(men) 為(wei) 我們(men) 的學校培養(yang) 出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hui) 的發展需要而無奈時,杜郎口中學給了我們(men) 解決(jue) 問題的答案!
【結束語】
開放的教學促進了學校的全麵發展。這個(ge) 曾連續10年考核全縣倒數的學校,自2002年始,每年綜合考評都在前3名,教學成績直線上升。為(wei) 了鼓勵校長崔其升在教學改革中做出更大的貢獻,最近,聊城市教育局做出決(jue) 定,特別授予他“水城名校長”榮譽稱號。並專(zhuan) 門下發文件,在全市8縣市區推廣他們(men) 的教改經驗。
如今,杜郎口中學的硬件建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寬闊平展的校園、高聳的樓群、恢弘的學校報告廳、氣派的學生餐廳……這一切,“都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guan) 懷和支持”(崔其升語)。
縣委書(shu) 記侯軍(jun) 、縣長任曉旺幾次率領有關(guan) 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到學校現場辦公,幫助解決(jue) 學校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聊城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長董金剛在學校建設最關(guan) 鍵的時刻,每隔十幾天就到學校檢查指導一次,每次都提出細致的意見和方案。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總投資360萬(wan) 元,新建教學樓3座,總麵積3993平方米。
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茌平縣杜郎口中學,用8年的時間探索出開放的教學模式,解決(jue) 了課堂創新怎麽(me) 搞的疑難問題,為(wei) 課堂教學改革,特別是農(nong) 村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學改革開啟了新思路。
開放是他們(men) 的辦學理念,開放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基石,開放成為(wei) 杜郎口中學建設者潑墨未來的大手筆。
在杜郎口中學,我們(men) 看到了農(nong) 村孩子們(men) 的希望,看到了農(nong) 村教育的希望,看到了中國農(nong) 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