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德育論壇
德育論壇>德育之窗>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德育論壇
淺淡如何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德育教師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8 點擊數:9387

     有人這麽(me) 說:學生是輕舟,老師是舵手。輕舟有一個(ge) 好舵手,就能駛向成功的彼岸;學生有一個(ge) 好教師,學生就能一個(ge) 個(ge) 成才。該如何當一個(ge) 好老師?這恐怕是每個(ge) 為(wei) 人師者都想知道而又在探索的問題。
      大學畢業(ye) 後,我懷著滿腔熱情參加教育工作,當了一名高中德育教師。為(wei) 了教好課,我身不離書(shu) ,一有空就查資料,鑽研教材,合上課本,課本的內(nei) 容便脈胳分明的呈現在我眼前;為(wei) 了幫助學生全麵掌握教材,每講一框我都事先定好幾個(ge) 知識點,把它“講深、講透”。就這樣,教材是一框一框在往下講,可學生卻是學了前麵,丟(diu) 了後麵,學了新知識,忘了舊知識。
     眼前出現的這些問題,引起了我的深思:怎樣才能做一個(ge) 既受學生歡迎,又能使學生學有所得的德育教師呢?通過長時間的思索和調查,我認為(wei) :教師,可以說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要融洽師生之間的關(guan) 係,活躍課堂氣氛,就不應該存在師道尊嚴(yan) 。我們(men) 教師不僅(jin) 僅(jin) 是學生的老師,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不僅(jin) 僅(jin) 是知識的傳(chuan) 播者,更應該是一個(ge) 具有感召力、多才多藝的演員。一句話:我們(men) 既要教書(shu) 又要育人。
     (一)從(cong) 教學環節來說:教學是教育的關(guan) 鍵,是教育的生命線,要想在教學上受到學生的歡迎和熱愛,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素質和不斷進行教改實驗。
     第一,教師的語言要幽默而富有啟迪性。
      教師,尤其是德育教師,除了要具備老師的一般素質以外,更要注重語言的魅力,老師的語言要幽默而有啟迪性。在教育中適當地運用幽默,可以使受教育者對教育者的教育引起注意、興(xing) 趣、認可,或者有更深刻的理解。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所言:“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語言幹癟、蒼白無味的老師,會(hui) 使學生“因噎廢食”。一個(ge) 淺淺的幽默微笑,一個(ge) 簡單的幽默動作,都會(hui) 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比如在講授依法治國,講授人民對貪官痛恨時,我講了一個(ge) 故事:一位貪官臨(lin) 去任時,百姓送給他一塊“五大天地”的德政匾。貪官大喜,問是何意,百姓解釋說:“官到任時,金天銀地;官在內(nei) 署時,花天酒地;官坐堂斷案時,昏天黑地;百姓含冤時,恨天恨地;如今去任,謝天謝地!”,引得學生大笑。誠然,語言有無魅力,對能否吸引學生是至關(guan) 重要的,但我認為(wei) 作為(wei) 一個(ge) 成功的教育者,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中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進行教改實驗。
      第二,要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和利用感官。
      長期以來,在教學中,我們(men) 大都采取以講授為(wei) 主的教學方法,似乎這樣才能體(ti) 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其實不然,“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不能發揮學生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等多種器官的作用。講得多,似乎聽覺發揮不錯,其實,這種聽也是被動的聽,結果是聽的多,聽進去的少。感覺的材料自然不可能“十分豐(feng) 富”,無法達到“合乎實際”,也就無法“加工製作”出正確的概念和理論,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老師的課講的很好,學生聽課也很認真,但在大腦裏保存時間不能長久的原因。
在這方麵,我嚐試做過一些改革,比如:在講《辦事情要善於(yu) 抓重點》這一框。我通過在多媒體(ti) 上出示一幅關(guan) 於(yu) 遼沈戰役的軍(jun) 事示意圖,對遼沈戰役之所以取得勝利就是因為(wei) “抓住了錦州這一關(guan) 鍵”進行淋漓盡致的分析,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也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再比如在講《量變與(yu) 質變》這一框,我跑遍了所有的音像店,終於(yu) 尋到一盤內(nei) 容和歌詞相吻合的——《拔蘿卜》。在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欣賞畫麵,欣賞歌詞,加上我對這個(ge) 人人皆知的兒(er) 歌由淺入深的分析,學生對“量變與(yu) 質變”這一深奧的哲學命題有了很直觀的了解。很長時間過後,隻要一提起《拔蘿卜》這首歌,同學們(men) 馬上就會(hui) 想起影碟中生動有趣的畫麵,進而加深了對“量變與(yu) 質變”這個(ge) 哲學命題的理解。此外,在教學中我還引入了漫畫教學,那詼諧的畫麵,讓人久久難忘。我舉(ju) 這幾個(ge) 例子是為(wei) 了說明那些學生印象深刻、記憶長久的知識,都是因為(wei) 老師在授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
      做一名教師,尤其是做一名德育教師。教學僅(jin) 僅(jin) 隻是開端,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教書(shu) 來育人。
     (二)從(cong) 育人環節來看:育人不僅(jin) 僅(jin) 是教育的目標,更是教育的靈魂,在這個(ge) 環節中要注意五個(ge) 問題,即愛學生、尊重學生、了解學生、言而有信、“不打家長牌”。
     第一,愛學生,就象愛朋友一樣。
     在剛走上講台時,我曾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ge) 調查題目是:“你們(men) 喜歡什麽(me) 類型的老師?”。他們(men) 是如此回答:愛學生,就象愛朋友一樣。熱愛學生曆來是老師的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把熱愛學生看作是教師的基本美德。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張教師對學生要“仁愛”;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蘇聯教育家讚科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er) 童”。的確,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的心靈的鑰匙,是轉變學生思想的關(guan) 鍵,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條件。教師對學生純潔、真誠的愛,會(hui) 使學生產(chan) 生積極的情緒體(ti) 驗,從(cong) 而轉化為(wei) 學生接受教育的內(nei) 部動力。當然,老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居高臨(lin) 下的愛,而應該是朋友之間平等的愛。隻有這樣做,才能使學生感到親(qin) 切,顯得坦誠,學生才能以同樣的愛來回報你。為(wei) 了做到這一點,我上課盡量做到精力充沛,聲音洪亮,語言生動明快,並且照顧到每一個(ge) 層次的學生,同時用微笑、用眼神讓每一個(ge) 學生都意識到老師在關(guan) 注自己、鼓勵自己,課餘(yu) 時間關(guan) 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xi) 情況,並且不厚此薄彼,同時對學生們(men) 的行為(wei) 品德作出善意、公正的評判,並結合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加以正確的引導。
     第二,尊重學生,就象尊重朋友那樣。
     如果說“愛”是轉變學生的關(guan) 鍵,那麽(me) ,“尊重”則是給學生添加自尊心的原油,是點燃學生自信心的火種,是推動學生前進的初級動力。每個(ge) 學生都有自尊心,那怕是後進生,他們(men) 的自卑心雖然較重,但其自尊心決(jue) 不會(hui) 泯滅,隻要予以“加油”、“拔亮”,就能照亮他們(men) 前進的道路。相反,如果老師不尊重他們(men) ,任意嘲笑他們(men) ,鄙視他們(men) ,甚至不理睬他們(men) ,就會(hui) 刺傷(shang) 他們(men) 的自尊心,就會(hui) 使他們(men) 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第三,了解學生,就象了解朋友那樣。
     要教育好學生,就得先了解學生,從(cong) 多方麵了解研究學生是當好一個(ge) 老師的條件。現在許多老師隻是片麵地了解學生的優(you) 缺點,而不是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們(men) 在想什麽(me) 、幹什麽(me) 、需要什麽(me) 、喜歡什麽(me) 、厭惡什麽(me) 。而這些都應該是一個(ge) 老師必須知道的,因為(wei) 隻有了解學生的所想、所思、所為(wei) ,才能加以正確的引導。為(wei) 了更多的了解學生,我經常找學生聊天,翻看學生的周記,聽學生自己主持的班會(hui) ,為(wei) 教學積累了第一手資料。
     第四,對學生的許諾不要食言。
     待人以誠是千年古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教師要求學生做事誠實,言行一致,表裏如一,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老師對學生更應該誠實,因為(wei) 學生對老師不誠實與(yu) 教師對學生不誠實性質雖然不一樣,危害性大小也不同,但是學生一旦覺得自己被老師騙了,那種影響是銘刻在心而終身難忘的,甚至會(hui) 改變一個(ge) 人一生的成長。中學生是一個(ge) 極端崇拜各種偶像的群體(ti) ,特別是對老師這個(ge) 偶像的崇拜,不是有“親(qin) 其師,信其道”的說法麽(me) ?教師的儀(yi) 表風度、容顏笑貌、言談舉(ju) 止、性格氣質、形象魅力、語言藝術、知識理論水平都可能成為(wei) 吸引學生心靈的火花,都可能成為(wei) 學生模仿的對象。然而一旦心中偶像毀滅,其後果就可想而知。
     第五,不要輕易打“家長牌”。
     學校、家庭、社會(hui) 是教育學生的三大場所,特別是家庭與(yu) 學校的密切配合,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但絕對不能看作是法寶。當代社會(hui) ,特別是象中國這樣一個(ge) 國民文化素質還不很高,對現代教育規律和青少年心理特征認識模糊,還處於(yu) 一種傳(chuan) 統教育方式的國家,許多家庭由於(yu) 深受這種國情的影響,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過於(yu) 簡單甚至粗暴,形成了女子對父母畏懼甚至對立的情緒。如果老師動不動就打出“家長牌”,任課老師動不動就揚言要“找班主任”。後果隻有兩(liang) 個(ge) :一是使這種對立情緒更加尖銳,而且也達不到預期教育效果,二是使學生從(cong) 心裏看輕了老師,認為(wei) “老師也不過如此”,從(cong) 而使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對學生的調查訪談所總結的一點體(ti) 會(hui) 。一個(ge) 成功的教育者,既要教書(shu) ,還要育人,要深得學生的歡迎和熱愛。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中學生思想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有待於(yu) 我們(men) 不斷探索,隻要立足於(yu) 學生,就一定能成為(wei) 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