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談輪回,六十花甲是一個輪回,作為高中教育,三年就是一個輪回。华体汇体育电(原益陽縣一中)異地搬遷到市郊龍光橋鎮象鼻山旁,到今年八月正好是第一個輪回。新箴言一路走來,還能像原來的益陽縣一中那樣虎虎有生氣嗎?帶著這疑問,我們走進了箴言中學。
因為正是填報高考誌願的日子,我們自然關注今年的高考情況。箴言中學今年二本以上的上線人數為860人,其中一本上線人數為412人,600分以上的有54人,占益陽市600分的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強,全市理科前十名,該校占有五名,理科前百名,該校占有四十名。
“如果說以上的數據能夠說明我們辦學的一點成績的話,那麽這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我們正確理解和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堅定不移地踐行‘德、智、體、美’的提升,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懂得責任,知道感恩。”李建成校長在我們驚歎他們如此輝煌的高考成績時,如是說。
為天使打造騰飛的平台
“每一位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箴言中學是天使們第一處騰飛的地方,我們為這些天使的騰飛,不惜花重金,已基本打造出一個一流的平台。”從辦公室出來,周明書記同我們侃侃而談。
穿行於校園,目睹的一切,證實了周書記的說法。13萬多平方米的建築統一為土黃色色調,富麗堂皇,美輪美奐。教學樓,學生公寓鱗次櫛比,我們發現每一間寢室,每一個教室都整齊地掛著空調,心想,如今的學生真幸福,能夠做到冬暖夏涼了。蔡奇文副校長告訴我們,他們90多個教室全部為多媒體教室,有8個電腦室、9個電子備課室、一個電子閱覽室、2個語音室、24個理化生實驗室,他們還建有校園電視台、天文台、校園廣播係統、電子監控係統,開通了校園網,圖書館藏書三十萬冊,閱覽室可同時容納300人閱讀,藝術樓有形體鍛煉室,美術室,音樂室。
縱橫交錯的水泥道路兩旁已綠樹成蔭,一條條的綠籬或一條條花帶把這628畝校園分割成不同的區域。我們來到運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能容納6000名觀眾的大型體育館,還有100米×10米的梯形露天看台,體育館天藍色的玻璃幕牆與露天看台黃、棕、藍三色交相輝映,給人以氣勢恢宏的感覺。兩個大型的水泥地麵的籃球場,可同時開展16場籃球比賽,排球場兩個,羽毛球場10個,乒乓球台有近百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操場,極富創意,地麵是磁磚與綠草交隔,好像擺放了幾千盆 形的綠色盆景,同學們做操,如同在綠茵上起舞。
我們來到校園西北角,這是生活區。何紹勝副校長告訴我們,這是湖南省目前規模最大,可同時容納6000人用餐,設備最高檔的中學生活樓,分為三層,全部是水磨石地麵,餐桌椅套餐盆全是不鏽鋼,不用自洗餐盤,全部為高溫消毒。去年,市有關部門給學生食堂掛牌為A級單位。
校園內,還有洗衣房、開水房、商店、醫務室、浴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如此優美的環境,如此一流的設施,難怪益陽的中學生都向往箴言。
替天使接好騰飛的翅膀
“學生是掉在地上的天使,之所以飛不起來,是因為翅膀斷了。我們老師的職責,就是為他們接好翅膀。”在高三年級辦公室,年級主任彭朝暉老師對我們說。
在這裏,我們聽到了這樣一些故事。
高0411班何棟梁同學家住農村,父母經常生病,家境十分困難,學校想方設法為他找到了對口幫助的對象,每期又發給他獎學金,使他能安心完成高中學業。高三下期,何棟梁同學又時常生病,班主任陳文俊老師親自帶他到益陽市中心醫院檢查,還帶他到長沙湘雅醫院找專家診斷,結果排除了對某疾病的懷疑,並有效地用藥,使身體很快恢複。而這一係列的費用都是陳文俊老師悄悄地出了,沒有告訴家長。後來家長知道了,很感動,送了一些家裏的土特產給陳老師,陳老師又執意要付款,同時吩咐妻子每天為何棟梁煮兩個雞蛋。何棟梁深受感動,學習更主動、更認真。在今年的高考中,他考出了640分的好成績。班上還有一位叫胡婷的同學,複習過程中時而感到迷惘,陳老師同她談心不下五次,有效地穩定她的心理,今年高考中考出646分的好成績。還有文科班班主任何小軍老師、陳小萍老師,同學們稱她們是像媽媽一樣的慈愛,又像爸爸一樣的威嚴。
高三,學習任務重,學生的心理壓力特別大。為了幫助學生減壓,羅利人老師設計了一種“師生交流卡片”,每一個月發下去一次,讓同學們在交流卡片上寫上自己的心裏話,甚至允許他們寫罵老師的話,收上來後,老師又一一在卡片上寫回音。這樣既釋放了同學們的鬱悶情緒,又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效果很好。其他班班主任紛紛效仿,如張延安老師、陳行軍老師、文暉老師、陳勝清老師、徐高明老師、王宗連老師、蔡友軍老師等班主任都爭著去文印室印這種卡片,一時間讓文印室工作人員還忙不過來。
0416班有一位同學多次考試不理想,成績在400分左右徘徊,於是失去信心,抽煙、喝酒、打牌、翻牆外去上網,樣樣都幹,班主任李錫章老師苦口婆心地同他談心,年級主任彭朝暉、政教幹事胡斌多次到校外網吧尋他回來,在家長的配合下,經過多次工作,他終於回了頭,靜心學習,今年高考考出了560分的好成績。樂得這位同學在出成績的當晚就打電話給班主任和胡斌老師,說他們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在箴言校園裏,類似的故事不勝枚舉。
給天使注入騰飛的力量
扶搖高天的天使,是要有力量的。老師們給天使注入力量,就是整體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
高三物理教師,工會主席李恩普老師在他的辦公室向我們講了這樣一個觀點:“學生素質的提高就是全麵的提高。素質包括思想素質、道德素質,人文素質,科教文化素質,文娛、體育、勞動、創造素質等等。在這諸多素質的提高中,忽視任何一種都不對,但在一個階段,不分主次,沒有重點也不對。從我們青年學生所承擔的曆史責任去觀照和思考,作為示範高中的學生,應該以將來擔當祖國的建設大任作為出發點,所以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全麵提高科學文化知識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才能應是我們的主要任務。”
李主席的這種觀點與老師們形成了共識,他們理直氣壯地抓文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語文備課組長劉成老師,數學備課組長龍立榮老師,外語備課組長李錫章老師,理綜組長陳文俊老師,文綜組長陳宏敏老師,精心組織資料,作了大量的工作。老師們還經常性地堅持下班解疑答難,蔡衛平、劉朝陽、劉乾坤、楊紅衛等老師家住市中心,他們每周有4個下晚班時間,都從來未缺過,每次回家都是十一點鍾。還有蔡誌勇、艾勝權、歐立耕、吳武林、徐高明、熊世平、沈世傑、龍富強、楊衛紅、許嶽坤、周新建、王開榜等老師經常為回答同學的疑難問題喉嚨都講嘶啞了。
老師們的辛勤勞動,也感動了同學們,他們做到了三個“不放過”。一是不放過每一堂課。用同學們自己的話說,沒有我們不喜歡的課,沒有我們不喜歡的老師。課堂上就算是我們已掌握了的知識,再認真聽一遍可溫故知新,可增添我們騰飛的力量。二是不放過每一個疑難。箴言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從來不為考試而讀書,他們的目光總是放在對某一個知識係統的全麵把握上。多數同學都備有一本錯題、疑難問題記錄本,大都寫得工工整整,一絲不苟。對待疑難問題,同學們總是先自行翻書,查找資料去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同學間互相討論,還解決不了,再問老師。這是在訓練一種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有效提高,這就注入了一股騰飛的力量。第三是不放過每一次提升的機會。一個人的學習機會,提升的機會是很多的,上帝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機會也是平等的,之所以會出現差距,是因為每一個人把握的程度不同而已。比如,晚餐後的一段時間,是不太適合運動而適合既休息又學習的一個機會,於是高三年級組規定預備鈴開始就聽英語,天天如此,連通學生也必須聽完了再回去。
有一部分藝體生和體檢合格的報考飛行員的同學,因為專業的學習和考試等耽誤了幾個月的文化課。年級主任彭朝暉提出,決不能因為文化課的成績不好而影響了這批人的騰飛。於是組織了陳小萍、何金漢、劉成、龍立榮、唐智輝、熊世平、曹麗梅、劉奇誌、湯鳳龍等一批骨幹教師利用假日和晚上為他們補課,同時在生活上也格外關心他們,結果這一類的同學大都順利通過了高考的文化知識關。
采訪歸來,沉思良久。箴言不僅得山水之精華,更得良師之陶冶,難怪此處精英薈萃。願箴言學子越飛越高,願箴言日高日上。
記者:李雙健 通訊員:能火 長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