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教育新聞
教育新聞>校園動態>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教育新聞
虛榮兒子揮霍下崗父母血汗錢擺闊引熱議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7 點擊數:9213

    十一假期,家住上海市彭浦新村的老周夫婦的心情沉重:夫婦倆(lia) “沒日沒夜”打了一個(ge) 月工掙了2000來塊錢,卻被兒(er) 子拿去辦了一個(ge) 同學聚會(hui) 。

  “為(wei) 了供他讀書(shu) ,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吃苦受累。難道供吃、供喝、供穿、供讀書(shu) 還不夠,還要供他虛榮嗎?”老周妻子十分傷(shang) 心。

  老周感歎:“對兒(er) 子我們(men) 是掏心挖肺了!”6年前夫婦倆(lia) 雙雙下崗,老周開始每天清早騎車挨家挨戶送牛奶,忙完後趕到裝飾市場替客戶送材料,晚上又要在停車場守夜值班;妻子則在早上去證券公司做清潔工,下午到小百貨店當營業(ye) 員,夫婦倆(lia) 一個(ge) 月的收入加起來不過2000多塊錢,日子過得清苦。

  可是讀高二的兒(er) 子卻“高標準、嚴(yan) 要求”。開學時,他看到同學都有車子接送,竟軟磨硬泡要父親(qin) 租輛車送他去學校。國慶長假裏,又提出辦一個(ge) 同學聚會(hui) ,為(wei) 此他一會(hui) 兒(er) 宣稱絕食,一會(hui) 兒(er) 裝病不去上課,逼著父母湊足2000元供他花銷,因為(wei) “大家輪流做東(dong) ,出手大方,我也不能壞了規矩,以後在學校還要做人的”。老周歎息:“我吃了沒本事的虧(kui) ,現在再吃力也要讓兒(er) 子多讀點書(shu) 。”

  兒(er) 子高聲叫:“你們(men) 賺點錢還不是給我用的?派頭這麽(me) 小,老實講今天這點錢,人家玩得還不高興(xing) 呢!”

  為(wei) 什麽(me) 孩子體(ti) 會(hui) 不到父母的付出和辛勞?孩子怎麽(me) 不知感恩?透視其中的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hui) 因素,不得不令人感到憂慮……上海格致中學副校長費秀壯說,作為(wei) 一個(ge) 多年的德育工作者和一個(ge) 母親(qin) ,她得知這樣的事情之後,第一反應是“感到痛心”。不過她說,她並不感到震驚,此類事情雖然不能說很普遍,但也是不少。

  上海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研究員認為(wei) ,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yu) 家長的急功近利。尤其是經濟條件不那麽(me) 好的家庭,家長就會(hui) 在孩子身上傾(qing) 注更多的期望,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盼望孩子能成龍成鳳,出人頭地,同時也讓家長揚眉吐氣,結果反而可能會(hui) 事與(yu) 願違,培養(yang) 出紈絝子弟。

  費秀壯指出: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教育一直存在某種偏差。學校把教育的重心集中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考分上,而忽略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結果培養(yang) 出“品”、“學”並不兼優(you) 的“跛腳學生”。道德、倫(lun) 理教育在中小學處於(yu) 邊緣化的地位,許多人成為(wei) 頭腦發達、道德平庸的“單麵人”。

  費秀壯說,家長要轉變觀念,家庭教育不能過於(yu) 急功近利;社會(hui) 要用優(you) 秀的作品營造一種重視情感回報的整體(ti) 氛圍;學校不能任由一直提倡的感恩教育隻停留在形式上,要落到實處,融入老師的言傳(chuan) 身教中,“潤物細無聲”。

 

[信息來源:大河報 2005-10-14]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