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與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本學期,在教科室的組織下,我校掀起了課堂教學研究的新高潮。
這次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活動,活動形式為:高一、高二兩個年級,每個備課組推出一堂示範課,授課後以教研組為單位,以示範課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情況為主線,對本學科的課堂教學進行探討,研究構建一種科學實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並在本學科組加以推廣。在教學研討中,重點研討的內容為:教學材料組織的合理性,教學目標定位與教學起點確定的科學性,教學語言設計的精準度,課堂教學程序與結構設計的科學性,教學環節實施的有效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情況,促進學生學業水平可持續發展的功能等。本次課堂教學專題研究活動包括六個程序:定員——每個備課組推薦1~2名授課教師報教科室,再由學校行政會確定授課教師;定案——教科室製定《示範課授課日程安排表》;優化——授課教師提前10~15天設計好教學草案,印發給本備課組全體教師,通過討論與交流,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方案;上課——嚴格按《示範課授課日程安排表》授課,所有教師必須聽本學科的示範課;評課——在本學科組示範課全部上完後,由教研組長組織全組教師在指定時間和地點開展集體評課活動,要求所有參與人員人人發表見解和觀點,並要求所有人員作好評課記錄;成果應用與推廣——各學科通過集體研究、上示範課、集體評課、歸納提煉、實踐檢驗等環節,將研究成果提升為具有學科特點的、科學、實用的課堂教學操作程序,即課堂教學模式,在全校範圍內推廣實施。
本次活動現已確定周虎輝、蔡友軍、謝俐 、蔡範青、陳紅兵等18位教師為示範課授課教師,全校將推出示範課18堂,已印發了示範課授課日程安排表。各教研組、備課組均已積極組織本組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