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奮進的號角,唱響必勝的戰歌
2005-12
各位領導、同誌們:
11月10號,市教育局組織召開了2005年“全市兩考工作總結會”。看了市局統計的相關數據,聽了各部門領導對箴言中學的大力表揚,我作為箴言中學主管業務的副校長,心中百感交集。首先,我為我們取得的成績感到的欣慰,在2005年高考中,我校本科上線率、上線人數,二本上線率、上線人數均居全市第一;理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並超出第二名10.8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這兩個各占300分的重要科目以及理科語文平均分居全市第一,其他三科也成績優異,為全市第二;我校曾翌同學獲得全市文科第一名,全市錄入名校16人中我校有兩人。在14項指標中,我校有8項第一,4項第二。然而,麵對這些成績,我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因為箴言中學2003年以前的那種在全市遙遙領先的絕對優勢已不複存在。競爭如此激烈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值又如此之高,所以我感到的是沉重的壓力。而更有甚者,元氣既傷,困難猶在,輿論壓力日增,明年高考轉瞬將至,箴言中學能否再創輝煌,確實讓我擔憂。所以,今天,我的發言不是要談我們的成績。因為箴言中學是益陽教育的品牌,區政府舉全區之力,區教育局舉赫山教育之力建設箴言中學,我們作好工作本是應該的,獲得的榮譽也應該是我們大家共享的。而相反,我們的工作還不得力,措施還不到位,離局黨委以及各界同仁所提出的標準大有距離,使我們深感慚愧。
然而,今天聚集了我們教育係統的領導和內行,部分同誌對箴言中學異地搬遷,規模宏大有所了解,而對我們如何在困境中奮進知之甚少;對箴言中學關心關注的多,而我們當麵請教的機會少,所以,我在此要向各位匯報過去的一年我們箴言中學全體師生是如何同心協力竭盡全力備戰高考的,也要借此向各位請求指導和幫助,以求在今後的工作中再接再厲,不負眾望。
一年來的辛苦備考,我們有如下體會:
一 認準形勢,正確定位是取勝的前提
2002年高考,箴言中學大獲全勝,我校459名學生參加高考,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科平均分均列益陽市九所省市級重點中學第一名,總平均分比第二名的桃江一中高出13.72分,比益陽市一中高出25.08分;考上本科369人,升學率達80.4%,穩居益陽市高考升學率第一名。上600分人數是全市其他學校總和的兩倍,兩名學生錄入清華。至此箴言中學在恢複高考26年以來一直在全市遙遙領先。2003年, 561名學生參加高考,考上本科396人,其中重點本科125人。鄧益平、邱學文、張璐等三位同學考入清華、北大,各項指標仍穩居全市第一,但相對其他學校的優勢不如以前明顯。因為教師外流等多種原因,學校聲譽下降。2004屆,全校上下力保高三,我們的文科奪得全市的一、二、三名, 880多名學生參加高考,上本科的人數達521人,上重點本科人數近200人,居全市第一。但雖有四名學生錄入清華大學,卻比市一中少一人,為全市第二,尤其是理科高分不高,優勢已被市一中取代。箴言中學為什麽會出現下滑,優勢不如以前,這是我們管理者必須反思的關鍵問題,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走出低穀。
可以說,多年的自視獨大,沒有意識到物質社會的繁榮對教師帶來的撞擊和給學生擇校帶來的影響,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資源共享給我們自認為傳統可靠的教學經驗帶來的挑戰。不僅坐井觀天而且夜郎自大。從當年(2000年下期)與益鑫泰合作辦學開始,教師隊伍不穩定,優質生源開始流向市一中。加上包括管理在內的諸多原因,箴言中學的滑坡應該說是早有伏筆。從2003年起優勢不再明顯實屬事出有因。
但是,箴言中學畢竟是一所有一百五十年文化底蘊的名校,是益陽教育的品牌,有教師敬業、治學嚴謹的優良傳統,有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的得力領導的大力扶持,有各界人士的熱心關注,箴言中學完全有能力走出低穀,再造輝煌。
當時區教育局領導力舉搬遷,給箴言中學帶來了重新崛起的希望。現在看來,這一決定確實是高瞻遠矚。2004年8月,學校得以搬遷,但各種麻煩頭緒萬千,困難重重,如何頂住壓力,沉得住氣?劉局長以及局黨委成員多次到學校現場辦公,為學校排憂解難。我們通過反複的思考,得到了如下認識:
(一) 大力宏揚“勤苦奮進”的箴言精神,沉住氣,不浮躁,加強內部管理,成立備考領導小組,一心一意抓教學,從教學管理上贏得家長和社會的信任。
(二) 克服搬遷中遇到的困難,充滿自信,排除幹擾,穩定教師隊伍。
(三) 因為本屆學生高二時流失較多,要防止優生再次流失。
(四) 根據生源狀況,確定科學切實的目標。
本屆高考是箴言中學搬到新區後的第一屆高考,無論形勢多麽不利,必須保住相對優勢,突出我們的亮點。
我們的目標是:務必保住全市文科第一名;確保二本上線率、上線總人數居全市第一;確保重點本科上線率、上線人數居全市第一;其他各項指標居全市各校前列。
由於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形勢的嚴峻,所以有了下苦功夫的決心,由於我們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所以在困難麵前不亂分寸。這為我們從容備考打好了基礎。
二 積極備考,措施得力是關鍵
具體說一年備考是不準確的。2003年暑假,本屆學生高二第一學期前,優生流失了十多個。進入高二,我們加強對高二年級教學常規的管理,瞄準高考,就優生培訓輔導作了具體安排。2004年6月5 日上午,2004屆學生赴益陽師範參考,當天下午,我就與高二年級主任蔡浩老師一起組織了高二年級學生大會,動員全體同學行動起來,從這一天起備戰高考。並很快製定了備考方案。在接下來一年多的備考工作中,我們采取了一係列可行的措施。
(一) 強化領導,成立高三工作領導小組:
校長擔任組長,分管副校長,教務主任、高三年級主任為副組長。
我和教務處熊世民同誌在高三教學,與高三年級主任蔡浩老師一道具體負責高三工作。高三領導小組成員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與學生談心,不定期召開工作聯席會議,密切關注高三年級的教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並保障落實到位。記得李建成校長和周明支書來到箴言中學工作的第二天就去了高三教室聽課,凡是高三的問題他們都優先解決,確保了備考工作的具體落實到位。
(二)、 加強思想、學風建設
我們堅持一月一次召開高三教師大會和高三學生大會,會前在師生中進行個別談話、問卷調查,會上總結月考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我們加強對學生的紀律管理,以作風建設促學風建設,從嚴要求,抓好兩課兩操,生活紀律,課堂紀律及考試紀律。到參加高考的前一天我們一直堅持進行班級間的紀律衛生評比。記得剛搬遷到新址時,學生趁學校建設中的漏洞有外出上網的跡象。為了整頓高三年級的紀律,高三班主任經常淩晨去學生寢室查寢。有一位學生在班主任淩晨查寢後翻牆外出上網,不料等他天亮前返回寢室時,卻發現班主任曾盛老師正坐在他的床前。針對高三學生學業負擔重,心裏壓力大的情況,學校設立了心理諮詢站,作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調整學生心態,特別是作好優生的思想工作。
(三)、 落實常規教學要求
1、 堅持集體備課製度。各備課組於每周一晚集體研究討論,統一進度,統一資料,探討交流每一章第一節教學中要注意的和容易疏漏的問題,同組老師分工整理資料,共同享用資源,達到備課組教師教學基本相同。我們要求集體備課要有記錄,年級組負責檢查。理科綜合組在曾日成老師的組織下,討論問題非常深入細致,連每次周考的試題都是通過精心研究的討論的,從不搬用成套的資料。每次周考或月考之後,理科綜合組都會當晚閱完試卷並討論學生在考試中的得失而後確定試卷講解的側重點。今年高考,理科綜合科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與理科綜合組老師們堅持紮實到位的集體備課不無關係。
2、 堅持聽課評課製度,年輕教師特別是新上高三的教師要堅持聽課甚至先聽課後上課;發揮骨幹教師的指導與帶頭作用。語文老師劉奇誌、熊向武都是初上高三的新手,他們都十分用功,謙虛好學,堅持先聽課後上課。語文組的謝躍輝、冷世軍等老師從不保守,樂於幫助,語文的教研氣氛十分濃厚。
3、強調常規教學要求,定期進行教學檢查,不定期進行教學抽查。年級主任蔡浩老師工作一絲不苟有魄力,他天天守在高三教學樓,與年級組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時時關注教學情況。每個學期要進行多次教學抽查和問卷調查,指出問題毫不留情,年級組工作卓有成效。
(四)、 抓好“創優扶困”工作
優生培養是衝刺高考的關鍵,也是我們的心病。我們隻能就目前的苗子盡力培養,爭取烏雞變鳳凰,期待奇跡的出現。其實在高二時我們就啟動了“創優扶困”工程。具體來說我們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 以教學班為單位,對各方有困難的學生,按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兩類進行摸清底子,有的放矢,對症下藥。開好潛能生座談會,作好談心、交流工作。
2、 不定期進行教學調查,掌握學生反饋的意見。
3、 開辦文、理兩個“創優班”,集中全校經驗豐富的教師,有計劃地進行優生培訓。優生培訓要瞄準清華、北大,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與學科意識的培養。
4、進行重點保苗。對有望衝擊清華北大的學生予以特別培養。由學生在全校老師中選取一位他最信任的老師作他的輔導老師。輔導老師全麵關心這位學生的學習、思想和生活,並根據這位學生的特點製定出對應的培養計劃。205班學生曾翌,成績優秀,很有潛力,但家境貧困,無錢上學。我通過多種渠道,為她籌集高三一年的所有費用近6000元。她的輔導老師蔡浩老師經常為她排憂解難,數學老師唐智輝老師、教務幹事賀建華老師、高一年級的的羅利人老師、高二年級的曹德謀老師都為曾翌的培養付出了不少的精力。最終曾翌同學以654分奪得我市文科第一名,錄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係,可以說是文科學生國內最好的專業。
我們的“創優扶困”措施使很多學生受益,象考入清華大學的周文妍,正是從高二年級開始,通過兩年時間的重點培養才使她最終獲得優異成績的。
(五)、 堅持月考製度,精心組織大小考試。
1、 我們月考定在每月的7、8號兩天,組考要求與高考完全相同。為了確保高效率地發揮月考的作用,我們要求按複習進度科學命題,備課組全體老師必須在考完後當晚閱完試卷並交流討論考試得失以確保第二天能順利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試卷分析。我與教務主任熊世民同誌同在語文組,每次月考閱完試卷交流情況後總是到了淩晨兩三點鍾,但我們從未懈怠。至今我們高三年級還堅持了這一傳統。月考後我們還要分別召開教師、學生大會,作好考試總結,指明後段的複習方向。
2、 每學期組織一次重點中學聯考,以進行橫向比較。連續六年來我們堅持與寧鄉一中、沅江一中等七所重點中學進行聯考,互相交流,有利於我們發現教學中的得失,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在高三的第一學期,數學科進行周考;第二學期,綜合科進行周考,周考的要求與月考相同。
(六)、建立激勵機製,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
1、 每次月考、統考結束,都要張榜表彰優生與優勝班級。在學生大會上給優生戴大紅花、發獎金。在老師大會上通報考試詳細數據,鼓勵教師之間開展比學趕超。
2、 設立高考獎,獎勵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和工作業績突出的高三教師。
三 領導重視,上下同心是保障
箴言中學能順利搬遷,在千頭萬緒中迅速安定,有一個清靜的環境讓老師們安心教學,這是與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的高度重視、正確領導分不開的。張治平局長多次到我校了解教學情況,給我們的高三教學提出具體的目標。劉漢華局長幾次參加我們的教師會議,多次與教師座談,了解老師們的想法,打消老師們的顧慮,排除老師們搬遷初期因為生活不便帶來的思想問題,苦口婆心,令人難忘。記得劉局長幾次過問高三教學工作,向我和年級主任蔡浩老師了解高三,強調本屆高三的重要意義,給我們加油鼓勁,使我們深愛感動,幹勁倍增。近三年來,劉局長為了箴言中學的建設、管理與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時深夜了還在箴言中學校園裏轉,為學校的建設與前途操心。領導們這樣重視關心,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竭盡全力呢?
在緊張的一年中,我們教學抓得緊,節奏快,沒有一位老師有怨言,喊苦叫累。2004年10月,我們七所重點中學聯考成績出來後,我校550分(估計為重點本科線)以上人數不及益陽市一中、沅江一中、桃江一中等學校的一半,好幾科平均分大有差距,老師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大家沒有泄氣,而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完成學校既定的任務。像龍伏強老師、張德軍老師都是成天在教學樓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周虎輝老師多年任教高三,但他每堂課都用的是寫得工工整整的經過了認真研究的新教案。一年以來,由於教師住房尚未建好,老師們風裏來雨裏去,尤其是班主任,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到學生寢室查完寢後再回家,滿負荷工作不曾喘息。
正因為有領導的關心與鼓勵,有老師們的刻苦敬業,才使我們2005年高考低穀不低。就2005屆的學生狀況我們能在綜合指標上奪得全市第一,已是盡了人事。
各位領導,同誌們,距2006年的高考已不足半年,我們一如既往地在加倍努力,但如同一位大病剛愈的漢子,箴言中學要生龍活虎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但是,請各位相信,通過連續兩年來的內部結構調整和教師隊伍的優化組合,尤其是李建成校長,周明支書到任以後,進行調查研究,各級采取措施,可以說,箴言中學現在管理有序、老師安居樂業,已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箴言中學是我們大家的箴言中學,高質量、現代化、示範性的箴言中學將造福梓裏,是益陽人民,赫山人民的巨大財富。所以,在我們艱難的時候,還要請在座的各位一如既往地給予關心愛護,特別是初級中學的領導老師們在輸送優秀生源方麵多予幫助。箴言中學仍然不失為全市最優秀的學校,是好苗子,我們是一定能培養其成才的。
狹路相逢,勇者勝。吹起奮進的號角,唱響必勝的戰歌,這既是我們2005屆高三工作的體會,又是2006屆高三備考的決心。
我的匯報完了,請多指教。
謝謝!
( 箴言中學 蔡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