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相約 教澤長流
——訪中國名校長益陽市第十六中學孟德良先生
□文 /徐哲 吳公然
今年是我們(men) 偉(wei) 大祖國六十周年華誕,近日欣悉湖南益陽市第十六中學校長孟德良先生被全國教師教育學會(hui) 評選為(wei) 2009年“中國名校長”。懷著敬佩之情,8月28日益陽市赫山區教育局辦公室曹主任與(yu) 我們(men) 一道前往益陽市第十六中學采訪,與(yu) 這位為(wei) 祖國的教育事業(ye) 作出突出貢獻、用辛勞和智慧譜寫(xie) 華美樂(le) 章的孟德良先生於(yu) 盛世而相約,一起追憶過往的歲月與(yu) 成績,暢談未來的求索和夢想,見證校園豐(feng) 碑、沐浴教澤長流!
我們(men) 一行來到第十六中學校園大門前,進入筆者視野的八個(ge) 金色大字“團結奉獻 拚搏創新”在秋日的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走進校園,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整潔有序的花園式學校呈現在眼前,看上去條件雖有些許簡陋,而感受到的是濃厚的“嚴(yan) 謹、博學、篤誌”的校園文化氣息。曹主任帶路前行,我們(men) 來到了中國名校長——孟德良先生的辦公室。
據了解,益陽市第十六中學近八年來,在孟校長的帶領下形成了學校獨自的校園文化和特色教育,通過整合教職員工的教育觀念與(yu) 思想觀念,本著“長期堅持,點滴積累,厚積薄發”的原則,承載著孟校長多年來對教育的理解、希望和渴求,並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增強信心、走向成功、鑄就豐(feng) 碑!
把握方向 改革創新
“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沒有創新就沒有戰鬥力。”在治校過程中如何正確處理繼承、改革、創新之間的關(guan) 係問題,孟校長認為(wei) 這是學校領導、校長在實際工作中永恒的主題。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如果說校長是“學校之魂”,那麽(me) 決(jue) 定校長教育行為(wei) 的辦學理念就應當是“校長之魂”、“管理之魂”。學校的辦學理念既是管理之魂,更是立校之本。
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zheng) ,明顯地表現為(wei) 人才的競爭(zheng) 、發展教育的競爭(zheng)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各種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不斷地湧進校園,也衝(chong) 擊著學校裏許多傳(chuan) 統的、習(xi) 慣的做法。麵對著這些衝(chong) 擊,教師可能因為(wei) 滿足現有的成績,認為(wei) 無須改革;也可能因急於(yu) 求成,而忽視了多年積累的成功經驗。
孟校長以其敏銳的洞察力,深刻地認識到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引導教師學好理論,從(cong) 理念上劃清全麵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界限;從(cong) 實踐上分清符合教育規律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和錯誤做法的界限。孟校長提出教育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這一觀點之後,麵對這種狀況,孟校長意識到了轉變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重要性,並組織學校的教職員工進行學習(xi) 和討論,深刻認識“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主要區別是什麽(me) 、在當前學校工作中應如何落實素質教育等問題的看法。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這些措施不僅(jin) 推動了學校的工作,而且還讓教師認清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需要大力提倡。
將這項工作落實到具體(ti) 的教學過程中,孟校長認為(wei) 不論現在怎麽(me) 改革,也不能改掉提高學生學習(xi) 質量的傳(chuan) 統經驗。如果學校的思想工作做得好,教師對這個(ge) 問題認識比較清楚,能夠把工夫真正下在提高課堂的上課效率上,在教學過程中就會(hui) 堅持得比較好,在教學過程中就不會(hui) 反複出現用大量練習(xi) 、用偏題、怪題去訓練學生,去增加學生的負擔。同樣,在德育工作中,大力提倡集體(ti) 主義(yi) 精神,是學校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應該繼承和發揚,但同時也要進行改革創新,要發展學生個(ge) 性。孟校長號召全體(ti) 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加強集體(ti) 主義(yi) 精神和積極發展學生個(ge) 性的區別與(yu) 界限劃分,在強調學生個(ge) 性的同時,不要放鬆對學生進行集體(ti) 主義(yi) 人生觀的教育,不要讓部分學生誤認為(wei) 發展個(ge) 性就是自以為(wei) 是,我行我素;注意發展學生獨立自主精神的時候,也決(jue) 不要放鬆對學生組織紀律性的要求。
2002年,孟德良自上任校長以來,堅持“質量立校、品牌興(xing) 校、規模強校”的學校發展之路,打造並推廣“麵向全體(ti) 、注重個(ge) 性、發揮特長,為(wei) 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特色教育品牌。為(wei) 學校明確了“以質量促發展、以發展保質量”的工作思路,還配合提出了“管束、梳理、教化、服務”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感恩、知恥、規範、負責”的德育工作理念,並開展和諧校園建設,創導學習(xi) 、負責、育人的校園文化。在實際工作中,孟校長以教師業(ye) 務素質的提高和硬件配套建設的改善為(wei) 突破口,齊抓共管。在辦學模式、教師和教學管理上采取一係列創新配套措施,著力提高辦學質量。例如:在開源節流、增強學校自我積累的同時,廣泛動員社會(hui) 各界力量籌資辦學;他親(qin) 自製訂《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製度》,親(qin) 自或聘請專(zhuan) 家開展教師業(ye) 務講座並分批組織部分教師去外地接受專(zhuan) 家授課;他還積極申報、組織省市課題調研;他指導學校成立了音、體(ti) 、美、飛、奧、創新、文學等興(xing) 趣小組,實行分合結合的授課製。
正是由於(yu) 孟校長用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引導廣大教師正確處理堅持優(you) 良傳(chuan) 統與(yu) 改革創新的關(guan) 係,改掉不利於(yu) 全麵提高學生素質的弊端,保留長期形成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倡導發展教育的創新舉(ju) 措,才使得益陽市第十六中學的教育工作煥發出盎然生機。
無為(wei) 而治 和諧發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學校之所本者在育人。”黨(dang) 的教育方針要求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德、智、體(ti) 、美等諸多方麵全麵發展的人才,明確指出了學校教育培養(yang) 的目標與(yu) 途徑。在培養(yang) 人才的過程中,德、智、體(ti) 、美等方麵的教育是一個(ge) 有機的整體(ti) ,它們(men) 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例如,智、體(ti) 、美等方麵教育滲透著豐(feng) 富的思想品德教育,體(ti) 育可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意誌品質和心理素質、健康的體(ti) 魄和充沛的精力,美育不僅(jin) 對培養(yang) 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藝術修養(yang) 至關(guan) 重要,同時對開發學生大腦特別是右半腦功能和培養(yang) 學生的創造思維也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基於(yu) 這樣的認識,近八年多來,孟校長領導的益陽市第十六中學堅持要求教書(shu) 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由於(yu) 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學校形成了“優(you) ”(爭(zheng) 優(you) 意識)、“苦”(勤奮刻苦)、“嚴(yan) ”(嚴(yan) 格要求)的良好校風,保證教育教學工作得以落實。孟校長認為(wei) ,“全麵發展”並不是均衡發展,更不是全優(you) 發展。其真正內(nei) 涵是希望學生在德、智、體(ti) 、美等方麵打下良好的基礎,並根據自己的特點在某一方麵得到更大的發展,取得超常的成績。這就需要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智、體(ti) 、美教育的同時,為(wei) 他們(men) 創造發展個(ge) 性和特長的時空條件。因為(wei) 沒有健康的個(ge) 性特長的學生不可能成為(wei) 優(you) 秀的、出類拔萃的人才。學校教育不重視學生個(ge) 性的培養(yang) 、不重視特長的發展,就不可能培養(yang) 出優(you) 秀的人才。學生全麵發展和學生個(ge) 性特長發展是相互統一的,學生全麵發展能夠為(wei) 學生個(ge) 性特長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學生個(ge) 性特長的發展必然會(hui) 促進他們(men) 在德、智、體(ti) 等方麵的全麵發展。
了促進學生個(ge) 性和特長的健康發展,七年來,十六中學辦學質量連年提升,辦學特色日益鮮明。2002年至2008年,學校連續六年高考榮獲全區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和上線率第一名,在全市市級示範性中學中名列前茅,2007年和2008年囊括全區畢業(ye) 班優(you) 秀學科組八個(ge) 第一名,先後培養(yang) 了十多位全區普高文理科狀元。音、體(ti) 、美和飛行學員等專(zhuan) 業(ye) 特長生的培養(yang) 和奧賽培訓、科技創新活動已經成為(wei) 學校的六大優(you) 勢品牌。2002年至2008年,學校共向二本以上高等院校輸送音、體(ti) 、美特長生近300人,飛行學員20人。
推動改革 抓好常規
益陽市十六中在風風雨雨的曆程中積澱了豐(feng) 厚的教育教學經驗,這是學校最為(wei) 寶貴的財富,是客觀規律的真實反映。但是,社會(hui) 在進步,教育競爭(zheng) 日趨激烈,時代的發展對當代教育又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隻有經驗有時是缺乏生命力的,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秉承優(you) 良傳(chuan) 統的基礎上,還需要具有與(yu) 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要有好的學校,先要有好的教師。”“教師得人,則學校活,學校活,則社會(hui) 活。”孟校長正視曆史、麵對現實,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提出學校要堅持抓好常規工作的同時來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和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
為(wei) 了落實這一指導思想,使教師的認識和實踐都能緊跟步伐,使教育適應於(yu) 社會(hui) 的發展,學校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以充分發揮學校改革的先導作用。在廣大教師做好常規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孟校長提倡推進各學科領域的教學改革,特別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孟校長認為(wei) ,“搞課堂教學,老師就像舞台上的明星,學生如同場館裏的觀眾(zhong) ,要善於(yu) 創造一種互動式的情景,追求明星效應。”
2002年,剛過而立之年,孟校長麵對生源激烈競爭(zheng) 的形勢和學校生源質量相對較差的現實,憑借年輕人特有的膽識謀勇,在學校發展思想和教育教學實踐及學生、老師、學校管理上進行了係統創新,實現了教育質量和辦學規模的同步發展。孟校長深有感觸地說:“十六中生源質量和某些學校相比較,在學習(xi) 習(xi) 慣和基礎上有明顯的差距,但這不是絕對的差距;我們(men) 學校有一整套釋放學生個(ge) 性和潛能的辦學方法來卓有成效地提高教育質量。未必是幹柴,也能燃起熊熊烈火;雖是幹柴,卻未必能燃起熊熊烈火。”
在孟校長正確思想的引導下,學校民主管理,科學決(jue) 策。堅持“聚精會(hui) 神抓質量,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辦學思路;堅持“以人為(wei) 本,共建和諧”的校園理念,把全校師生員工緊緊擰成一股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十六中在逆境中獲得了發展,在負重中鑄就了輝煌。
探索規律 嚴(yan) 格管理
管理出效益,是益陽市十六中全體(ti) 教職工的共識。當前有關(guan) 管理的理論眾(zhong) 多,流派紛繁,什麽(me) 樣的管理理論才是最適用的,怎樣的管理模式才是最有效的,這是值得探索的。孟校長長期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一切從(cong) 十六中的實際出發,銳意創新而不嘩眾(zhong) 取寵,追求真理而不隨波逐流,針對學校管理與(yu) 一般管理的共性問題及特殊性問題,提出了“堅持嚴(yan) 格的科學分權管理與(yu) 耐心細致的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的指導思想。
在這一對矛盾體(ti) 中,校園文化建設占據著領導地位,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決(jue) 定著學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決(jue) 定著學校裏人的思想狀態、精神麵貌的好壞。但是校園文化又不可能包羅萬(wan) 象,不能取代一切,它不僅(jin) 不能取代日常的管理工作,反而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工作,因為(wei) 隻有輔之以嚴(yan) 密的管理製度,才能更好地反映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為(wei) 了更好地發揚廣大教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團結、引導和激勵每位教師在各自崗位上自覺圍繞教學目標和計劃釋其才、盡其能。孟校長常說:“抓教學,要有象棋手擺子的本領,不越位、不錯位,講求合力。”孟校長善於(yu) 圍繞學校的戰略發展目標,凝聚各方麵的社會(hui) 力量抓教育。孟德良同誌不無風趣地說:“辦教育也要懂經營,要有合作共生的意識。我就是一貼把學生、教職員工、社會(hui) 各界關(guan) 心支持幫助教育發展的朋友與(yu) 學校前途命運聯結起來的‘粘合劑’。”
孟校長長期以來與(yu) 師生親(qin) 如一家。教職工家屬病了,他自購禮品登門慰問;老師劉金泉、學生李大為(wei) 患重症動手術,他帶頭捐錢捐物;學生蔡婷無錢上學,他代交學費;幫助貧困學生,他動員各種關(guan) 係和渠道聯係慈善人士,籌措資金四萬(wan) 多元繼續大學學業(ye) ;他資助素不相識的殘疾初中生完成義(yi) 務教育並承諾免費完成高中學業(ye) 。
孟德良自擔任校長以來,在學校重大工程建設和物資采購過程中,提議成立由工會(hui) 牽頭的聯審、經審組,集中招投標,從(cong) 不介紹親(qin) 朋好友;同時學校任用幹部也是堅持德、能、勤、績聘用老師,從(cong) 不以權謀私。每年班子考察,孟校長在教職工中滿意率次次都是100%。
孟校長認為(wei)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搞教育,要有愛心、要‘愛’字當頭。”孟校長摯愛教育的一貫品質,充分展現在其精神、思想、行動和業(ye) 績中,特別是集中反映在其擔任校長以來形成的教育管理思想中:他把問題學生當作特色來經營,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或學習(xi) 成績差而流失;他打破收入分配的過分懸殊,讓教職員工共享學校發展的成果;他關(guan) 心學生和老師的共同成長和進步,堅持以人的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孟校長常說:“和諧是愛心的交融,創導學習(xi) 、負責、育人的校園文化,創建和諧校園,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實施和諧教育,是最大的愛心。”
學校的教育事業(ye) 是一種整體(ti) 性、全麵性、差異性、長效性的工作。“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 十六中培養(yang) 的學生具有自主精神、共生意識、科學態度、人文情懷和領袖氣質的創新型人才。十六中具有悠久的辦學曆史,培養(yang) 了一批當今政、商、學界的知名人士,積澱了豐(feng) 富的人文文化;學校的發展已經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我們(men) 堅信,益陽市第十六中學在中國名校長孟德良先生科學的辦學理念引領下,銳意創新必將更加意氣風發、激揚飛越!他們(men) 駕馭著歲月的車馬,把激昂的情感傾(qing) 注在菁菁校園,把生命的蔥綠與(yu) 堅韌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ye) 。益陽市第十六中學在這種點滴滲透、育人積澱的基礎上發展如同大鵬展翅,氣勢磅礴,必將能夠充分展示出特有的風采和魅力!